【题目】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________相同.
(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
(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______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5)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________,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________(g=10N/kg).
【答案】速度; 小 慢 匀速直线 运动 惯性 2400N 12000N
【解析】
(1)实验中控制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速度;(2)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4)利用惯性定律解释行车现象;
(5)根据二力平衡求出牵引力和支持力大小.
(1)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变量:初速度,而从同一点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由图可以发现不同水平面上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受阻力的不同;所以可得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越小,速度减小得越越慢。
(3)由三个水平面上距离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外推,想象到,如果物体不受阻力,小车速度将不再发生改变,它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4)刹车前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5)因为车水平匀速行驶,则F=f=0.2G=0.2mg=1200kg×10N/kg×0.2=2400N,在竖直方向上支持力和重力平衡,所以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F′=G=mg=1200kg×10N/kg=12000N,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4)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
(5)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7)在进行实验⑥⑦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 不变,
进行探究、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密度为和
的两种液体中,且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
____
(填“>”“<”或“=”);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_____(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D.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由第1和2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是错误的;
(2)由第1和3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_____;
(3)由第1和4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第2和5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正确,_____和_____次实验也可以验证猜想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1.2 米的两点,甲从 A 点、乙从 B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 们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a)、(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B. 经过 3 秒,甲、乙相距 1.5 米
C. 甲到达 B 点时,乙离 A 点 0.9 米
D. 乙到达 A 点时,甲离 B 点 2.4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c)和(d)所示.
由图(a)、(b)或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木块和水具有 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帮妈妈筛选出饱满的种子,她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最m1:
(3)把配制好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盐水体积V,如图甲所示;
(4)把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帮小华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5)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6)小华同学发现混杂在种子中的小石块也同饱满的种子一起沉入了盐水底部,她想知道石块的密度有多大,就选了一块大小合适且与其材质相同的石块,巧妙利用图乙所示的天平状态,按以下的步骤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细线栓着石块浸没在盐水中 (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盐水未溢出),天平读数增大了△m1;
②将石块缓慢沉入烧杯底部,放开细线,天平读数又增大了△m2:
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用△m1、△m2及盐水密度ρ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在甲液体中小球A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小球B对容器底的压力
D.小球A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甲所示是一艘智能太阳能混合动力游船,它的动力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和柴油 发电机组组成.游船照明采用节能灯和LED灯.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60t.航行中,船载能量管理系统按乙表中航行速度要求自动识别并切换动力系统.船的航行速度简称航速,单位为“节”,用kn表示.
(1)太阳能是_________能源(可再生/不可再生);船在采用纯电池模式航行时,将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能.
(2)满载的游船,当部分游客下船后,船底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船上照明电路中用到了恒流电阻,它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丙所示.当恒流电阻两端的电压由0V增大到4V的过程中,它的电阻_________(不变/减小/增大).若将它与一只标有“3.2V 0.3A”的LED(发光二极管)一起接到电压为4V的电源上,要使LED正常工作,则应将它们______联到电路中;若该电路中的电源电压可调,则电源电压在__________范围内变化,它们都能正常工作.
(4)已知船航行时,所受的阻力与航速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k为常数).若在柴电和纯电池供电模式下,游船以最大航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分别为f1、f2,则f1与f2的比值是_____________;当游船以纯电池模式航行时,动力系统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__kW.(设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