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一只小灯泡标有“2.5V、0.5A”的字样,其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5Ω,额定功率为1.25W,为使其接入电压恒定为6V的电源后可正常发光,可以给该灯泡串联一个7Ω的电阻.

分析 (1)由铭牌可知灯正常工作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R=$\frac{U}{I}$求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利用P=UI求额定功率;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串联电阻的阻值.

解答 解:
(1)灯正常发光的电阻:
R=$\frac{U}{I}$=$\frac{2.5V}{0.5A}$=5Ω,
额定功率:
P=UI=2.5V×0.5A=1.25W;
(2)电源电压为6V,灯泡正常发光时与电阻R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两端的电压:
UR=U-UL=6V-2.5V=3.5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串联电阻的阻值:
R=$\frac{{U}_{R}}{I}$=$\frac{3.5V}{0.5A}$=7Ω;
故答案为:5;1.25;7.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用玻璃板人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5)小明在实验时,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合理吗?不合理,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红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扳竖直放置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此实验中
(1)小红用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受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红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取得如下的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cm10cm
15cm15cm
25cm
从这些数据分析,上表空格处应填25cm,你可得到的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噪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2kV=2.2×107mV=2.2×104
(2)150μV=0.15mV=1.5×10-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你能区别二胡和笛子的发声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校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热器,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其中U=10V不变,R1=10Ω,R2=15Ω.求:
(1)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2)开关S断开时,R1两端电压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103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g=10N/kg)求:
(1)重物A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2)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若缓慢将重物A提升2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400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是多少?
(4)当重物A的上表面距水面3dm时,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