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_________ g;
(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 _________ cm3;
(3)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______kg/m3。
(4)小刚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l,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值 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_透镜(选填“甲”、“乙”).小明想矫正远视眼,应选择______透镜(选填“甲”、“乙”);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大的光斑,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在测量某矿石的密度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矿石的质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g;
(2)如图丙所示,他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加入适量水使之浸没,在水面的位置做标记,用天平测出杯、矿石和水的总质量为157.2g;然后取出矿石:最后往烧杯中缓慢加水,直至水面到达______时,再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10.4g.
(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cm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取出矿石会沾有水,由此判断,用小华的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实验中该同学填写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序号“1”的实验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
②序号“4”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的阻值之比为2:1
③序号“2”和“5”的实验数据表明待测电阻R,不是定值电阻
④仅用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就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氦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__小。
(2)图中“碳海绵”的质量是________g。
(3)氢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这一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甲是课本上“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示意图,小谦同学实际探究时,在电路上连接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实验记录如下表: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乙图中将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小谦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2)比较实验2和3,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 有关,比较实验 ,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小谦通过观察导线运动方向,来判断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4)小谦想在甲图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改造,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他要把图甲中的电源换成图丙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
(1)甲、乙两图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时现象的是图 _______ 。
(2)图丙是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____。
(3)为合理缩短实验时间,__________组应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_______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___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 °C, 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将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__________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_______的多少,从而判断出_______(“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答: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