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A. 静电球壳必须带电

B. 静电球表面必须由塑料制成

C. 身体必须与静电球壳不断摩擦

D. 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答案】AD

【解析】

①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②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A、女生长发上扬是因为静电球上的电荷转移到头发造成的,所以静电球必须带电,符合题意;

B、静电球能够导电,说明静电球是导体,二塑料是绝缘体,所以静电球表面不可能由塑料制成不符合题意;

C、静电球本身已经带电,所以女生不需要与静电球摩擦生电,不符合题意;

D、为保证电荷从金属球转移到女生的头发,而不会转移到大地,女生的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符合题意。

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除了图示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

2)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实验时小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 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抽考,我区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抽考项目为坐位体前屈。如图是我区某学校利用图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四学生进行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的电路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时发现了如下规律: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观察时可以用转换法把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 图甲的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间接地知道小球 A动能的大小图乙的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间接地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如图甲的实验中,使用同一个小球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的关系;图乙中将两 个电阻串联起来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的关系。

(3)有些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还可以进行其它的实验图甲装置中增加弹簧测力计、_____等测量仪器还可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 物体的重力有关图乙中如果再增加一个_____和电流表还可以探究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答案】物体 B 被小球推动的距离 温度计升高的示数 速度 电阻 刻度尺 滑动变阻器

【解析】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图甲的实验是通过观察物体B被推动距离,间接的知道物体动能的大小;图乙的实验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升高,间接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图甲实验中刻通过改变小球下滑的高度来改变小球的速度;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只改变速度的大小,实验探究的是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流不变,电阻的阻值不同。(3)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 物体的重力有关时,需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长和高,因此需增加刻度尺;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一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所以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点睛】

(1)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实验中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应物体动能的大小;在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时,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反应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只改变其中一个量的大小,并保持其它的量不变;(3)在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关系时,要改变电路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型】实验题
束】
19

【题目】小明利用电压表和阻值为 R0 的定值电阻,测量额定电压为 2.5V 的小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P 额。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测量出 P 额,请只添加两条导线完成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_____

(2)请把小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断开开关 S2,闭合开关 S1、S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_____;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 S3,闭合开关 S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 U;② 请用 R0 及实验数据表示出 P P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的太阳能汽车已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光照5~6 小时的条件下,某款太阳能汽车日均发电量 8~10kWh,可以驱动汽车行驶80km 左右。在无光照或长途出行需求下,该款太阳能汽车配备有常规锂电池同样可以用充电桩充电,该款太阳能汽车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200cm2, 整车质量约为 680kg。

(1)汽车的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员由于具有_____而被撞伤。

(2)这款太阳能汽车空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____

(3)如果光照 5h,发电量为 8kWh,则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平均功率是多大___ 8 kWh 的电能可供该车匀速直线行驶 80km,则该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约是多少_____

【答案】惯性 3.4×105Pa 1600W 360N

【解析】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汽车的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员由于具有惯性而被撞伤。(2) 汽车的自重:G=mg=680kg×10N/kg=6800N,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3.4×105Pa;(3) 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平均功率:P==1.6=1600W; 该车匀速直线行驶,则牵引力等于阻力,由W=Fs可得该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f=F==360N.

型】
束】
21

【题目】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普通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甲所示: 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格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空气经过活性炭层时,部分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图乙是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控制电路。该空气净化器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_____

(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_____

(3)该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______

(4)图乙中,电源电压保持 6V 不变,R1 为可变电阻,其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R0 为定值电阻。当电压表示数达到 3V 时,空气净化器净自动报警。当二氧化碳浓度为 0.031%时,电压表示数为 1V。求空气净化器自动报警时房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上。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是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A,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B. b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C. c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 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然后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g,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能源及能的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板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B.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汽车动能

C.乐山大佛脸上出现的黑色条纹是人类消耗化石能源产生酸性气体形成酸雨腐蚀造成的

D.汽车散失的热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表明能量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