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通电30s电路中消耗的电能共为2880J,电流表A1、A2示数之比为 3:1;当S1、S2都闭合时,通电1min电路中消耗的电能共为7200J,则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和R1与R3电阻之比分别是(  )
A.1:2;8:3B.2:1;3:8C.2:1;4:3D.1:3;3:4

分析 (1)当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与R2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支路的电流之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P=UI求出两支路的功率之比,根据P=$\frac{W}{t}$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进一步求出R1的电功率;
(2)当S1、S2都闭合时,三电阻并联,根据P=$\frac{W}{t}$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然后减去R1与R2的功率之和即为R3的功率,利用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P=$\frac{{U}^{2}}{R}$求出R1与R3电阻之比.

解答 解:(1)当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与R2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两支路的电流之比:
$\frac{{I}_{1}}{{I}_{2}}$=$\frac{{I}_{A1}-{I}_{A2}}{{I}_{A2}}$=$\frac{3-1}{1}$=$\frac{2}{1}$,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两支路的功率之比:
$\frac{{P}_{1}}{{P}_{2}}$=$\frac{U{I}_{1}}{U{I}_{2}}$=$\frac{{I}_{1}}{{I}_{2}}$=$\frac{2}{1}$,故AD错误;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frac{W}{t}$=$\frac{2880J}{30s}$=96W,
因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所以,P=P1+P2=P1+$\frac{1}{2}$P1=$\frac{3}{2}$P1=96W,
则R1的电功率P1=64W;
(2)当S1、S2都闭合时,三电阻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frac{W′}{t′}$=$\frac{7200J}{60s}$=120W,
R3的功率:
P3=P′-P=120W-96W=24W,
由P=$\frac{{U}^{2}}{R}$可得,R1与R3电阻之比:
$\frac{{R}_{1}}{{R}_{3}}$=$\frac{\frac{{U}^{2}}{{P}_{1}}}{\frac{{U}^{2}}{{P}_{3}}}$=$\frac{{P}_{3}}{{P}_{1}}$=$\frac{24W}{64W}$=$\frac{3}{8}$,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在房间的A处有一个点光源,MN是一面大穿衣镜,它的对面墙壁上有个小孔B,EF是另一个房间的墙壁,在FE上可以看到有两个光斑,试作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表示是3.8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是4.2VB.灯L1两端的电压是3.8V
C.电源电压11.8VD.L1、L2两端电压之和是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铭牌上标有“11V  11W”的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1A,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1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左侧钩码右移.(写出一条即可)
(4)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乙同学认为他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因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1(a)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压强计,可用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2(b)、(c)和(d)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应该添加的实验材料是酒精(或其它液体).
图2所示实验过程是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F1-F2表示浮力,该实验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示,某小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O为杠杆的支点.
①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可以使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0,消除自身的重力影响;还可以方便地测量或读出力臂.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②某实验小组记录两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220110
21824
根据分析,这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1(选填:“1”或“2”)的一组肯定有错误.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小(选填:大或小).
③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动力臂变短.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B(选填字母).
A.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B.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C.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D.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④某次实验中,若采取如图3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D(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⑤下表是小红实验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折可以发现这次实验不妥之处动力臂均为阻力臂的两倍,是特殊值,不具普遍性.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5103.05
21.0202.010
31.0302.015
⑥如图4所示,实验小组选用长1.6m、粗细均匀的一只金属杆,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同时将一个“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金属杆重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B.与带负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带正电荷
C.夏天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不属于静电现象
D.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由于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了10m,该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0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50W,该功率的表达的物理意义是水平推力1s做的功是5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