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v=$\frac{s}{t}$.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和秒表(或停表).
(3)他测得斜面长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那么,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平均速度是0.6m/s,小车通过后一半S2的平均速度是1.2m/s,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小车在全程中平均速度是0.8m/s.

分析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frac{s}{t}$;
(2)实验中需要用到刻度尺测量路程s,用停表或秒表测量时间t;
(3)已知前半路程和通过时间可求后半路程和所用时间,则可求前半路程和后半路程的速度,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又知总路程和总时间可求平均速度.

解答 解:(1)实验原理是:v=$\frac{s}{t}$;
(2)要测量路程s和时间t,需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或停表);
(3)小车通过前一半和后一半的路程:s1=s2=$\frac{1}{2}$×1.2m=0.6m,前一半路程的时间t1=1s,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2=1.5s-1s=0.5s.
则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1=$\frac{{s}_{1}}{{t}_{1}}$=$\frac{0.6m}{1s}$=0.6m/s;
后一半路程s2的平均速度:v2=$\frac{{s}_{2}}{{t}_{2}}$=$\frac{0.6m}{0.5s}$=1.2m/s.
因为v2>v1,所以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frac{s}{t}$=$\frac{1.2m}{1.5s}$=0.8m/s.
故答答案为:(1)v=$\frac{s}{t}$; (2)刻度尺;秒表(或停表);(3)0.6;1.2;变速直线;0.8.

点评 本题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考查了测量原理、器材及平均速度的计算,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自来水B.纯净水C.湿木棒D.削铅笔用的小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玗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C.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B.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D.乙的密度为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  )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
C.黑板反光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如图所示描述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C.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有电流通过这段导体,这段导体两端一定有电压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D.两个电阻中的电流相等,则两电阻一定是串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发现通电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
A.
牛顿
B.
欧姆
C.
焦耳
D.
安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面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0℃的1kg铁块20℃的1kg的铁块含的热量多
B.内能少的物体可能把热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C.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D.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