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电阻R1=12欧.电键S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安.电源电压6V,电阻R2的阻值8Ω.

分析 分析电键SA闭合时,电路的连接情况,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分析电键SA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R2

解答 解:电键SA闭合时,电阻R2短路,电路中只R1,通过R1的电流即为电流表的示数为 0.5安,所以R1的电压即电源电压U=U1=I1R1=0.5A×12Ω=6V;
电键SA断开时,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为I2=0.3安,根据欧姆定律,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frac{U}{{I}_{2}}=\frac{6V}{0.3A}$=20Ω,由电阻的串联规律,R2=20Ω-12Ω=8Ω.
故答案为:6V;8Ω.

点评 本题运用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搞清开关转换时电路的连接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B.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C.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3.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重20牛的正方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2牛,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若将该金属块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将会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者“变小”),若剪断连接金属块和弹簧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0.2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甲、乙两组同学在“探究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了底面积为圆形的不同物体若干、相同的细沙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改变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并用细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他们仔细观察、比较细沙的凹陷程度,发现甲或乙每组实验细沙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甲组实验中细沙的凹陷程度比乙组大,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小组实验
序号
F
(牛)
S
(厘米2
小组实验
序号
F
(牛)
S
(厘米2


12.00.05

62.00.1
24.00.174.00.2
38.00.2812.00.6
412.00.3916.00.8
532.00.81024.0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4与8等数据中F和S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6或3与7或5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他们进一步综合分析甲、乙两组的相关数据,并交流与讨论得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决定压力的作用效果.该值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并请根据他们得到的结论完成上表的填写.
(4)乙组同学想利用已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继续探究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底面积形状是否有关,请在下表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们的研究目的.
实验
序号
/F
(牛)
S
(厘米2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明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2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出焦距.
(2)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进行了如图1示的探究.如果保持像距不变,为了能在光屛上得到清晰的像,那么应向右移动蜡烛,这时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3)某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沾了几滴蜡油,光屏上是否也有蜡油的像?
原因是蜡油沾在凸透镜上,所以相当于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光屏上不能成这些蜡油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B.图b所揭示的原理可以制成扬声器
C.图c可用来演示发电机原理D.图d中螺线管A的上端是N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下列光现象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小孩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B.在乙图中竖直杆的影子早晨比中午短
C.在丙图中人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邮票的像,这个像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
D.在丁图中看到的拱桥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气体的临界温度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底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2)用物态变化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氦气,填充在食物包装袋里可使食物保质期更长,在常温下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分离.
(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化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氦气.
(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图.图中实线上下分别表示该物质处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高于熔点时都为气态
B、只有高于临界温度时才是气态
C、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上方为气态
D、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下方为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