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1234567
h/cm024681012
F/N6.756.255.755.254.754.25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6.75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1.5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3)实验时应先测物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大 (选填“大”或“小”)
(4)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B

(5)圆柱体的密度为2.7×103kg/m3

分析 (1)浸没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体的重力,物体受到的浮力可用称重法的表达式F=G-F求出;
(2)同时关注h和F的变化趋势,可发现浮力是随着h的增大而增大的,而h的增大表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在增大;
(3)将物体放入水中拿出后,物体上会沾有水,造成物体重力测量偏大,分析浮力的测量偏差;
(4)明确横纵轴表示的内容,再分析F随h的变化趋势,与表格中的实验结果相对照.
(5)根据表格中数据确定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由公式V=V=$\frac{{F}_{浮}}{{ρ}_{水}g}$求出物体的体积,从而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解答 解:(1)读表格可知,h为0时,物体的重力G=6.75N;
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浮力F=G-F=6.75N-5.25N=1.5N;
(2)分析表中第1至5列数据,观察h和F的变化趋势可得,在同种液体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随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3)实验中若先把物体放入水中测出拉力,后测重力,则所测重力偏大,由F=G-F可知,浮力偏大;
(4)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F随h的变化趋势是先变小再不变,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5)第6、7次数据,测力计的拉力不变,说明此时物体已经完全浸没,则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F=G-F=6.75N-4.25N=2.5N;
由FgV得,物体的体积V=V=$\frac{{F}_{浮}}{{ρ}_{水}g}$=$\frac{2.5N}{1.0×1{0}^{3}kg/{m}^{3}×10N/kg}$=2.5×10-4m3
物体的质量m=$\frac{G}{g}$=$\frac{6.75N}{10N/kg}$=0.675kg;
则物体的密度:ρ=$\frac{m}{V}$=$\frac{0.675kg}{2.5×1{0}^{-4}{m}^{3}}$=2.7×103kg/m3
故答案为:(1)6.75N;1.5N;(2)物体所受的浮力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3)大;(4)B;(5)2.7×103

点评 通过此题我们要学会熟练运用称重法的表达式求出浮力,对表格数据的分析是本题的重点,控制变量法依然是此类实验必须要用到的,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分析图象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h的变化和浮力F随h的变化是不同的,(5)问中密度的计算关键能够得出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求出体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可能不变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智能触屏手机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电阻触屏和电容触屏二种:前者依赖手指或其他硬物的按压来感应,后者是通过人体(手指)本身的电流来感应的
(1)使用电阻触屏的手机时,手指或硬物产生的压力使压敏元件的电阻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电压改变的信号.
(2)相对于电阻触屏,电容触屏的色彩更加艳丽,这些色彩是通过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或“反射”)进入人的眼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B.在热传递中,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到内能多的物体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任何两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拍毕业照时,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照,排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应该将照相机远离(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00mm,当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像距)v应满足100mm<v<200mm,才能在胶卷上成的像为缩小、倒立的实(填“实”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0cmB.40cmC.30cmD.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物体沿斜面下滑,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2)在图乙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在对应位置标出通电螺线管N极和电源“+”极.
(3)在图丙中,两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竖直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明水平镜面上反射角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菜刀钝了在磨刀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我们能利用吸管把瓶中的汽水吸到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C.载重汽车上装有既多又宽的轮胎,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高压锅是利用增大压强升高沸点的原理尽快煮熟食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凸透镜观察手表的零件,为了能看到零件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到零件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