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分析 (1)浸没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体的重力,物体受到的浮力可用称重法的表达式F浮=G-F拉求出;
(2)同时关注h和F的变化趋势,可发现浮力是随着h的增大而增大的,而h的增大表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在增大;
(3)将物体放入水中拿出后,物体上会沾有水,造成物体重力测量偏大,分析浮力的测量偏差;
(4)明确横纵轴表示的内容,再分析F随h的变化趋势,与表格中的实验结果相对照.
(5)根据表格中数据确定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由公式V=V排=$\frac{{F}_{浮}}{{ρ}_{水}g}$求出物体的体积,从而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解答 解:(1)读表格可知,h为0时,物体的重力G=6.75N;
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G-F拉=6.75N-5.25N=1.5N;
(2)分析表中第1至5列数据,观察h和F的变化趋势可得,在同种液体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随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3)实验中若先把物体放入水中测出拉力,后测重力,则所测重力偏大,由F浮=G-F可知,浮力偏大;
(4)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F随h的变化趋势是先变小再不变,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5)第6、7次数据,测力计的拉力不变,说明此时物体已经完全浸没,则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F浮=G-F=6.75N-4.25N=2.5N;
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frac{{F}_{浮}}{{ρ}_{水}g}$=$\frac{2.5N}{1.0×1{0}^{3}kg/{m}^{3}×10N/kg}$=2.5×10-4m3;
物体的质量m=$\frac{G}{g}$=$\frac{6.75N}{10N/kg}$=0.675kg;
则物体的密度:ρ=$\frac{m}{V}$=$\frac{0.675kg}{2.5×1{0}^{-4}{m}^{3}}$=2.7×103kg/m3.
故答案为:(1)6.75N;1.5N;(2)物体所受的浮力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3)大;(4)B;(5)2.7×103.
点评 通过此题我们要学会熟练运用称重法的表达式求出浮力,对表格数据的分析是本题的重点,控制变量法依然是此类实验必须要用到的,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分析图象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h的变化和浮力F浮随h的变化是不同的,(5)问中密度的计算关键能够得出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求出体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 |
B. |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可能不变 | |
C. |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
D. | 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 |
B. | 在热传递中,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到内能多的物体 | |
C. |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 |
D. | 任何两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0cm | B. | 40cm | C. | 30cm | D. | 20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菜刀钝了在磨刀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 |
B. | 我们能利用吸管把瓶中的汽水吸到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 |
C. | 载重汽车上装有既多又宽的轮胎,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 |
D. |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压强升高沸点的原理尽快煮熟食物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