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一名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为13.41cm、13.42cm、13.44cm,则测量结果应为13.42cm.

分析 长度的测量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这种估读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因估读产生的误差.

解答 解:估测产生的误差,每次测量可能不同,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
测得的结果应为:$\frac{13.41cm+13.42cm+13.44cm}{3}$≈13.42cm.
故答案为:减小误差;13.42.

点评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长度的测量比较准确的数值应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全班交流时,老师汇总了6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50.40.3547.6%
20.50.40.3843.9%
310.60.6253.8%
410.80.7146.9%
520.60.9868.0%
620.81.0662.9%
对这6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同学们基本形成了下列一些认识:
(1)比较3、4两小组的实验数据,有同学认为:动滑轮的重力可能是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之一,并且4、6两小组的实验数据可以支持这种看法.
(2)比较3、5两小组的实验数据,有同学认为:钩码重可能也是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之一,并且5、6两小组的实验数据可以支持这种看法.
(3)对于1、2两小组的实验,所用动滑轮重和提起的钩码重都相同,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中分别提出了两种猜想:
A.可能是由于滑轮工作时的摩擦不同造成的;
B.可能是由于实验观察或操作存在某些问题造成的.
大家认为,这两种猜想都是有道理的.那么:
①你认为,提出猜想A的理由是:绳和轮之间、轮和轴之间有摩擦.
②对于猜想B,你认为有哪些观察或操作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请说出两点:
a:没有匀速直线拉动测力计;b:读数时视线没有垂直于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载货车,沿水平道路匀速前进400m,马的水平拉力为750N.
(1)推算运动过程中,马的拉力对货车及重力对货物所做的功.
(2)要推算载货车对马的压力,应建立怎样的物理模型?需要进行哪些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电磁铁原理工作的是(  )
A.电铃B.电饭锅C.吸尘器D.电磁起重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填单位),如图是刘星在“五一”假期探究“海水和海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给的信息,刘星观察的时间是中午(选填“中午”或“夜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通常是气态的物质要很低的温度才能液化,如果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使它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知识结构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  )
A.质量$\left\{\begin{array}{l}{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kg}\\{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end{array}\right.$
B.密度$\left\{\begin{array}{l}{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单位:kg/{m}^{3}、g/c{m}^{3}}\\{特性: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end{array}\right.$
C.速度$\left\{\begin{array}{l}{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m/s、km/h}\end{array}\right.$
D.测量密度的器材$\left\{\begin{array}{l}{测小石块: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被测小石块}\\{测盐水:天平、砝码、量筒、被测盐水及烧杯}\\{测方木块:天平、砝码、刻度尺、被测方木块}\end{array}\righ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将重100牛,底面积为20厘米2的铝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49000帕,它表示的意思是1m2地面受到的压力为490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新的国产“红旗”牌小轿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如表:
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
4078
50913
601120
801534
1001954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会产生阻碍汽车运动的力.小轿车刹车后,由于惯性,小轿车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以上数据,估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为0.7s.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速度.
(4)为了提醒司机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的转弯处都设有“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警示牌的提示语蕴涵的物理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