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治疗近视  眼.

分析 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解答 解: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发散;的视.

点评 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眼镜,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时不具有内能
B.物体在B、C两点具有的内能相等
C.物体在B点的分子动能大于在C的分子动能
D.在A、B、C、D四个点中,物体在D点具有的内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同学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同学们散步时的速度约为10m/s
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间隔约为10s
D.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 16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面所做的探究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
A.活动:用油炸油条而不用水    结论:油热得快
B.活动:手影游戏                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C.活动: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 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
D.活动:说话声把要上钩的鱼吓跑  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关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实像
C.望远镜的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D.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视角变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9.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的像所对应的物体的大致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欧姆定律I=$\frac{U}{R}$,可以得到R=$\frac{U}{I}$,所以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有关
B.两根粗细一样的导体,长的一定比短的电阻大
C.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可以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D.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兰用小锤敲打音叉后,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对于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而没有立即停止这一现象,小明认为这不是由于音叉仍在振动而是由于空气依然保持振动造成的.请你利用一个音叉、一个小锤,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可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右调节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50g的钩码,在B点应挂3个50g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
实验次数动力F1/N①L1/cm②F2/N阻力臂L2/cm
11.5103.05
21.0202.010
31.0302.015
(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上,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3)下列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②(填序号)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小灯泡,多次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