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现象,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______,若发生了热传递现象,吸收或放出的_____越多,______的改变量就越大。

温度 热量 内能 【解析】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发生了热传递现象,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的改变量就越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20.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同步练习及答案 题型:填空题

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________。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该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

守恒 方向性 【解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即指能量在转化和转移中总量保持不变即守恒,但能量在转化中具有方向性,即由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8.3《电能的输送》同步练习 题型:计算题

从上海到北京的输电线上的电阻约为170Ω,若要输送1000kW的电功率,分别用20kV、500 kV高压输电时,输电电流各为多少A?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各为多少W?比较一下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0A 2A 4.25×105W 680W 比较可知,在输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输送电压越高,线路上损耗的功率越小,能源的利用率就越高。 【解析】当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当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比较可知,在输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输送电压越高,线路上损耗的功率越小,能源的利用率就越高。 答:输电电流分别为50A、2A,线路上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13.1《物体的内能》同步练习(1) 题型:填空题

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暴晒下,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气球内能_________,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

热传递 增加 【解析】气球胀破前,在烈日曝晒下,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球内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因体积膨胀而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13.1《物体的内能》同步练习(1) 题型:填空题

2013年上海科技活动节推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可调节室温的江水源热泵技术.如图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时的流程,当江水循环到冷凝器时,利用江水与冷凝器存在的温度差,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带走室内热量,从而实现降温.

热传递 【解析】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水和冷凝器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因此发生的是热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13.1《物体的内能》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粒液化为雨滴

B. 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

C. 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

D. 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

C 【解析】A.下落中冰粒熔化为雨滴,故A错误; B.雨滴内分子间存在分子引力,故B错误; C.由于温度升高,则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故C正确; D.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越来越快,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课后练习 题型:填空题

在百米赛跑时,当起点的发令员打枪后,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应该是:__________(选“听到枪声”和“看见枪冒烟”) 后开始计时,理由是__________。甲计时员在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某运动员的成绩为10.71秒,你认为这个记录的时长偏__________(“长”或“短”)。真实成绩应该为__________(设当天的气温为15℃)。

看见枪冒烟 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 短 11s 【解析】终点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在空气中光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大得多,根据速度公式知道,光从起点传到终点时所用时间要短得多; 听到枪声再计时,记录时间会偏短,导致运动员成绩偏高,故以冒烟时开始计时要准确一些。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与看到冒烟开始计时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后练习及详解 题型:单选题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就可以把回声与原声分辨出来,那么障碍物到发声的人的距离至少是( )

A. 10 m B. 34 m C. 17 m D. 68 m

C 【解析】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回声传播的距离为: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是:∵v.=,∴s.=vt.=340m/s×0.1m.=34m,障碍物到发声人的距离是回声传播距离的二分之一,即: m.=17m.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1) 题型:填空题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

吸收 碘的温度 【解析】实验表明在碘熔化或升华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很高,能很快达到碘的熔点,使其熔化,而沸水的温度只能达到100℃,不会达到碘的熔点,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可见碘的温度对碘的升华和熔化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