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如图甲所示,这是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3W”,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不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在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接通情况下,右转指示灯两端实际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

(1)当电磁铁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上端为N极.(填“N”或“S”)
(2)触点A、B分离时,通过右转指示灯的电流.
(3)定值电阻R0的阻值.
(4)右转指示灯工作30秒,电路消耗多少电能.

分析 (1)根据通过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2)根据灯上“6V 3W”字样的含义,根据P=UI=$\frac{{U}^{2}}{R}$求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根据题意和电路图可知,当A、B分离时,电路为右转指示灯的基本电路,根据P=UI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通过指示灯的电流;
(3)根据R=$\frac{{U}^{2}}{P}$求出指示灯的阻值;当A、B接触时,根据图象可知,指示灯两端电压为1.2V,根据欧姆电路求出电路的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求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
(4)根据W=UIt分别求出1s内和1s~1.5s内电路消耗的电能,进一步求出30秒内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解答 解:(1)根据通过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安培定则,上端为电磁铁上端N极;
(2)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3W”,由P=UI=$\frac{{U}^{2}}{R}$得指示灯的阻值:
RL=$\frac{{U}^{2}}{P}$=$\frac{(6V)^{2}}{3W}$=12Ω;
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
由图可知,当A、B分离时,右转指示灯和R0串联,此时灯泡分得的电压较小,灯泡较暗;
根据图象可知,当A、B分离时,指示灯两端电压为1.2V,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电路中的电流:
I=IL=$\frac{{U}_{L}}{{R}_{L}}$=$\frac{1.2V}{12Ω}$=0.1A;
(3)由于右转指示灯和R0串联,则R0两端的电压:
U0=U-UL=6V-1.2V=4.8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
R0=$\frac{{U}_{0}}{I}$=$\frac{4.8V}{0.1A}$=48Ω;
(4)当触点A与B接通时,电磁铁和电阻R0被短路,右转指示灯发光较亮,
根据图象可知,此时指示灯两端电压为6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frac{{U′}_{L}}{{R}_{L}}$=$\frac{6V}{12Ω}$=0.5A;
0~1s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W1=UIt=6V×0.1A×1s=0.6J;
1s~1.5s电路消耗的电能:
W2=UI′t=6V×0.5A×0.5s=1.5J;
右转指示灯交替工作1min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W=(W1+W2)×$\frac{30s}{1.5}$=(0.6J+1.5J)×20=42J.
答:(1)当电磁铁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上端为N极
(2)触点A、B分离时,通过右转指示灯的电流为0.1A;
(3)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48Ω;
(4)右转指示灯交替工作1min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42J.

点评 本题考查通电螺丝线管极性的判断、电阻、电流、电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和串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特点的理解,该题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如图所示,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D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在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焦距/cm
 
次数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应用
虚实大小倒正
f=a
 
1
 
45
 
13
 
2
 
20
 
20
 
3
 
b
 
45
 
4
 
16
 
25
 
①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10cm;b=13cm.
②实验中第2次所成的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次所成的像.
③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异(“同”或“异”)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小冰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对此现象原因的下列解释中,可能正确的是(  )
A.所用吸管太细B.当时大气压偏小
C.液面上方的吸管壁有破损D.吸管进入液面部分太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一条形磁铁放在螺线管的正上方,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指针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此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灵江大桥在水面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进行赛艇比赛,当桨叶向后划水时,舟艇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到达终点停止划桨后,艇依然会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赛艇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确定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小.
(2)在研究这个方面的内容上,许多科学家前仆后继.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开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②③①④.
(3)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乙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20kg,在3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
(1)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为15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6W;
(3)如果将水平拉力F增加到60N,使物体A向右运动,此时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为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做了图甲实验:电池下端吸引磁体,上端吸引螺丝和磁体,将导线连接上下磁体后,电池自动旋转起来.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磁体、螺丝能够导电
B.实验与图丙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相同
C.电池旋转会越来越慢
D.将电池上下颠倒,旋转方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