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甲同学用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做记录时间工具,测定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1)甲先测定自己脉搏跳动的规律,结果见表:
次数测量时间脉搏次数
130s40次
260s80次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请你计算出脉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2)甲站在乙同学起跑位置附近指挥起跑,在下达口令的同时,开始数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并注意观看乙同学到达终点时终点同学的信号,甲看到终点同学的信号时,共数得脉搏跳动20次,请计算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 (1)求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
(2)根据脉搏跳动次数,求出乙同学的运动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
t=$\frac{60s}{80次}$=0.75s/次;
(2)乙同学百米赛跑用的时间:
t′=t×20次=0.75s/次×20次=15s;
乙的平均速度v=$\frac{s}{t′}$=$\frac{100m}{15s}$≈6.67m/s.
答:(1)脉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0.75s.
(2)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6.67m/s.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一次脉搏跳动平均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则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如上图1示,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不合理;为什么?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此时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同时再挂上一个钩码,则杠杆的左端将上翘(填“左”或“右”).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动力F1与动力臂L1的关系:F1=$\frac{0.3N•m}{{L}_{1}}$.
L1/cm30201512106
F1/N11.522.535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红同学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200.3
B200.7
C尼龙丝300.5
D400.5
E尼龙丝400.5
(1)如果小红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琴弦.(填编号字母)
(2)如果小红选择编号为A、B的琴弦,那么她可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3)如果小红选择编号为C、D的琴弦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她这样的选择不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他没有控制两根弦的材料相同.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探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红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只填写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声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广播、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D.只要是相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一位中学生质量的是(  )
A.10kgB.50kgC.120kgD.20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初二某班的几位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所示:
时间t/minO12345678910
温度t/℃9092949698989698989898
(1)分析表中数据时,同学们发现有个温度值是不妥的,不妥的是第6分钟的数值,应为98.
(2)将错误数据修正后,请你按正确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3)根据水的沸腾图象可以判断出: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8℃;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阅读材料]
(1)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2)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3)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请回答:
(1)请你将上面短文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超声,②音调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波.
(3)从短文(3)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20Hz左右,声具有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9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3 m/sB.7.2 m/sC.7.5 m/sD.7.4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研究的是物体A(选填“A”或“B”)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B移动的距离体现出来的.
(2)改变物体滑落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通过改变高度(选填“高度”或“质量”)来实现的.
(3)质量较小的子弹动能较大时能穿透厚木板,说明飞行的子弹一定具有较大的速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