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VA、VB、VC,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B.pA<pB<pCC.VA>VB>VCD.VA<VB<VC

分析 由图可知,三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知道三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由图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
hA=hB=hC
由于ρ盐水>ρ清水>ρ酒精,根据p=ρgh可知:pA>pB>pC
由图知,液体的体积VA<VB,而BC容器内的底部粗细相同但C容器上部变粗,则VB<VC
所以,VA<VB<VC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由图得出三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Rx(Rx为正整数)的实验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测量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未知,在A、B两点间接入的元件每次只能是电阻箱或未知电阻Rx
(1)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①将未知电阻RX接入A、B两点间;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记下电压表示数U;
③断开开关,取下A、B间的元件,将电阻箱接在A、B两点间;
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
⑤读出电阻箱示数,即可知道Rx的阻值.
(2)小明测量电阻Rx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C.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
B.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
(2)如图乙所示,如果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是否与压强方向有关,他应当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朝向,比较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3)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4)若大烧杯中始终装水,并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U形管中分别注入不同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A.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D.红墨水(ρ红墨水≈1.0×103kg/m3
(5)若图乙中U形管中注入植物油时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15cm,则金属盒探头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为13.5 cm.(不考虑橡皮管中气体体积的变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0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的重力为0.2N(g=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
(2)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力;
(3)外力F的大小;
(4)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5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別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压强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p>pB.p=pC.p<p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用锤子拔钉子.已知铁钉对锤的阻力F2=360N,阻力臂l2=5cm,动力臂l1=30cm.求拔钉子的力F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用4股绳子组成的滑轮组,用F的拉力将重力为G的物体向上提升了h米.若动滑轮的重力为G0,忽略摩擦和绳重,求证:当G≥F时,机械效率η≥$\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同一个物体在(a),(b)两种不同角度的传送带上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情况中,物体不受摩擦力;
②(a)情况中,物体一定与传送带未发生滑动;
③(b)情况中,物体不受摩擦力;
④(b)情况中,若物体在下降,则物体一定与传送带未发生滑动.
A.1句B.2句C.3句D.4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3s内通过的路程是36m,则它在前两秒的速度一定是(  )
A.9m/sB.12m/sC.4.5m/s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