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六一国际儿童节又快来到了,在这个关爱孩子,陪伴孩子的节日里,众多战斗在军营的“兵爸爸”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滋滋和润润两位同学响应学校号召,准备在这一天代替“兵爸爸”陪伴小朋友,兵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四驱两速电动小汽车”(由4节干电池作为电源,两个相同的电动机作为驱动).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制作方案完成电路设计并算出相应答案(两种方案都做,以第一种为准)
滋滋方案
要求:低速挡时,闭合开关S1,小车四个轮子都转动;高速挡时,闭合S1、S2,小车只有后轮驱动,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润润方案
要求:低速挡时,闭合开关S1,小车只有后轮驱动;高速挡时,闭合S1、S2,小车四个轮子都转动,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1)把电动机等效为纯电阻,已知闭合S2后,电路的总功率增加了6W,则这个电动机的等效阻值为3Ω.
(2)实际上,电动机线圈电阻并没有这么大,她了解到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而产生的内能相当于是额外功.她想进一步得出电动机的效率.她找来另一个电动机,用细线将20N的大勾码拴在电动机转轴上,用4节干电池作为电源,勾码在2s没被提升了1m,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2A,则该电动机的效率为83.3%(请在下面写出该答案的解答过程).
(1)把电动机等效为纯电阻,已知闭合S2后,电路的总功率增加了6W,则这个电动机的等效阻值为6Ω.
(2)实际上,电动机线圈电阻并没有这么大,他了解到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而产生的内能相当于是额外功.他想进一步得出电动机的效率.他找来另一个电动机,用1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测得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当他捏住转轴不让电动机转动时,电流陡然增大为1.25A,则该电动机的效率为80%(请在下面写出该答案的解答过程).

分析 根据要求,判定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个元件的作用,据此连图;
(1)根据功率的变化,写出等式,求出电动机的电阻;
(2)先求出有用功,在求出总功,从而求出机械效率.

解答 解:滋滋方案:低速挡时,闭合开关S1,小车四个轮子都转动;高速挡时,闭合S1、S2,小车只有后轮驱动,由此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开关S1接在电路中,并联在前轮电动机的两端;
电路图为:

(1)由题意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化了6W,则:$\frac{{U}^{2}}{R}-\frac{{U}^{2}}{2R}=6W$;带入数据得:$\frac{{(6V)}^{2}}{R}-\frac{{(6V)}^{2}}{2R}=6W$,解得:R=3Ω;
(2)有用功为:W=Gh=20N×1m=20J;总功为;W'=UIt=6V×2A×2s=24J,则机械效率为:η=$\frac{W}{W'}=\frac{20J}{24J}≈83.3%$;
润润方案:
低速挡时,闭合开关S1,小车只有后轮驱动;高速挡时,闭合S1、S2,小车四个轮子都转动,由此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在干路中,在前轮的支路中,电路图为:

(1)由题意可知:一个电动机的电功率为6W,则:$R=\frac{{U}^{2}}{P}=\frac{{(6V)}^{2}}{6W}=6Ω$;
(2)电动机运转时的功率为:P=UI=1.5V×0.25A=0.375W,不运转时的功率及总功率为:P'=UI'=1.5V×1.25A=1.875W,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为:
P=1.875A-0.375A=1.5W;
则机械效率为:η=$\frac{{P}_{机}}{P'}=\frac{1.5W}{1.875W}=80%$.
故答案为:(1)3;(2)83.3%;(1)6;(2)80%.

点评 能分析出电路的连接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是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块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如表的实验数据:
测量值
次数
铁块质量(g)细绳长度(cm)30个周期(s)周期(s)
1105042.01.4
2108054.01.8
3205042.01.4
4208054.01.8
(1)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小明的做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这种方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3)通过比较第l、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摆的质量一定时,摆长越长,周期越大;通过比较第1、3或2、4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
(4)通过实验分析,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与摆长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滑下,到达水平面后仍然能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最后静止.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可能与小车质量m有关,也可能与斜面高度h有关,还可能与斜面的坡度θ有关.现在从中选一个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1)研究问题: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S与斜面高度h关系;
(2)假设: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与斜面高度h有关,且h越高,S越大;
(3)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质量、斜面的坡度;
(4)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斜面的高度;
(5)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是斜面高度h和小车滑行的距离s;
(6)请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要求进行5次实验,记录5组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亮开始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烛焰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小亮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近视眼镜(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才能实现.
(4)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为了使烛焰的像仍然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则蜡烛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完成上述操作后,接着实验,则下列给出的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BCA(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相关步骤
B.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C.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4)某次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 时,小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此像是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现象的应用是制成照相机.
(5)在第四问的情况下,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你认为光屏上能(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你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20.2  20.8 21.1 20.5 20.7 20.920.7 
 双层 19.9 20.3 20.1 20.2 19.9 20.220.1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何玲同学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听到暖水壶竟然“唱起歌”了.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   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结合声音的三个特性,她认为,声音由低沉变尖厉说明“歌声”的音调越来越高,她又想,一切声音都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那么这个声音的发声体是谁呢?到了学校,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可能是暖水壶壁和里面的水振动发声的;
猜想2:可能是暖水壶里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为了验证哪个猜想正确,何玲和同学找到七个完全相同的空玻璃瓶和一个小木棍.先将七个空玻璃瓶排成一排,然后在每个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水量依次增加,如图所示.
第一次:何玲先用小木棍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七个玻璃瓶,同学们听到声音变得越来越低沉;
第二次:何玲又对着瓶口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
相同的力向七个玻璃瓶内吹气,同学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厉.
(1)请将上面的空格处补充完整.
(2)为什么吹和敲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化正好相反呢?对此问题,同学们展开了交流,请你也来参与吧!
第1次实验时,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这时听到“歌声”是由喷水壶壁和里面的水振动发出的,水量越多,它们越不容易(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变低(选填“高”或“低”)而造成的.
第2次实验时,吹气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这时听到“歌声”是由喷水壶里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声源振动频率越高(选填“高”或“低”),音调越高.
(3)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认为何玲倒水时听到暖水壶发出的“歌声”的发声体是暖水壶里空气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一辆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7kg.若这辆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油机产生的牵引力为966N,(所用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7×103kg/m3),求:
(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该汽车在这段路程中做的有用功;
(3)该汽车汽油机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指南针之所以指向南北,就是因为指南针受到地磁场作用的缘故.指南针所指的方向不是 (不是/是)地理的正南、正北方向,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事实的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