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研究电压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引入“水路”同“电路”进行类比.如图所示,将抽水机比作电源,则可将阀门比作________,将涡轮比作________,将水管比作________,还可将水压比作________,水流比作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方案进行实验。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圆柱体悬挂在空容器中,如图,此时测力计示数为F0.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A,并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F0与F的差值△F记录在表一中。为进一步探究,小明换用液体B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液体A、B密度分别为ρA、ρB,且ρA >ρB)
表一:(液体A)
实验序号 | h(厘米) | F(牛) | △F(牛) |
1 | 3.0 | 8.5 | 1.5 |
2 | 6.0 | 7.0 | 3.0 |
3 | 9.0 | 5.5 | 4.5 |
4 | 12.0 | 5.0 | 5.0 |
表二:(液体B)
实验序号 | h(厘米) | F(牛) | △F(牛) |
5 | 3.0 | 8.8 | 1.2 |
6 | 6.0 | 7.6 | 2.4 |
7 | 9.0 | 6.4 | 3.6 |
8 | 12.0 | 6.0 | 4.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5、6与7)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6与7)的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2、6,或3、7)的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_____。
(4)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_____牛,高度为_____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雨乘车到沈阳旅游时,在某处高速公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雨从此处到达沈阳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小雨乘坐的汽车实际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为27kW,则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若在这段行程内该车消耗了4.5L的燃油,则该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大?(q燃油=4.0×107J/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了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重力有关
B. 自制气压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反映大气压的变化
C. 嘴巴吸饮料入口是利用了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 一个普通人单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2×104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l×l03kg/m3,ρ酒=0.8×l03kg/m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其中甲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乘坐如图所示的观光缆车欣赏峨眉山秀丽风景。在缆车匀速上升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以小明为参照物,小明所乘坐的缆车是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到达山顶后,小明感到呼吸困难,是因为山顶的大气压_____(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测出BC间的电压;
(4)测出AC间的电压.
UAB/V | UBC/V | UAC/V |
2.4 | 1.4 | 3.8 |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
(2)小明同学用上面的方法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因为________;
(3)正确连接后,小明同学将所测电压记录在上表中,并就此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这个实验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小明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挂上钩码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将A、B两点下方所挂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左/右)端将下沉。
(3)小明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根据如图乙这一组数据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他得出结论的方式并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
(5)小王用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