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_____.

见解析 【解析】对于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二十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A是挂在弹簧下的铁块,B是螺线管的铁芯,S是转换开关(S接1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多,S接2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少),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改变滑片P的位置,S由1改接到2,弹簧的长度_______(填“变长”“变短”或“不变”);S接1不变,滑片P的位置不变,将铁芯B抽出,弹簧的长度_____(填“变长”“变短”或“不变”);S接1不变,要使弹簧的长度变长,将滑片P向______(填“左”或“右”)滑。

变短 变短 左 【解析】(1)电路接通后,磁铁对铁块的力为吸引,弹簧的长度将被拉长; 不改变滑片P的位置,S由1改接到2,S接2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少,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故弹簧的长度变短; S接1不变,滑片P的位置不变,有铁芯比没铁芯磁性强,因此将铁芯B抽出,磁性减弱故弹簧的长度变短; (2)S接1不变,说明线圈的匝数不变,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十八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两个电阻A和B,在一定温度下,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A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将他们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 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总电流是__________A,这时A电阻在1 s内所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J。

5 0.75 1.25 【解析】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的应用。 由图像可知:对于元件电阻当时, ,由欧姆定律得: ,当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上时,由图可知:A的电流是0.5A,B的电流是0.25A;A和B并联在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干路电流;电阻A在1 s 内产生的热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十八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家记录5月初电能表示数为1 432.7度,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6月初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

B. 此电能表适用于电流方向1 s改变50次的交流电路

C. 小明家5月初至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105 kW·h

D. 若电能表转盘在10 min内转过了250 r,则用电器的总功率为1 kW

C 【解析】A项,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故A项错误。 B项,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周期,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2次,所以在1s时间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故B项错误。 C项,6月初的示数,5月初,小明家中的电能表示数,故小明家5月初至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 ,故C项正确。 D项,电能表的转盘转250转消耗的电能为: ,该电能表上用电器的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 设计更合理,依据是 .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选填“大”或“小”).

小华(图1);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控制变量);大. 【解析】【解析】 图1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符合要求;B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在图1中,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即此时的像距变大,故像会变大,故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 故答案为:小华(图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_______发现火源,可用_________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均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

红外线 激光 【解析】(1)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红外线发现火源; (2)利用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移动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等大的像,现将烛焰移到距凸透镜焦点5cm处时,烛焰所成的像(  )

A. 一定是放大的像 B. 一定是倒立的像 C. 可能是缩小的像 D. 一定是正立的像

A 【解析】已知当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所以应满足2f>v>f,,即2f>20cm>f,因此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________ 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早在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________ 就预言了它的存在。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_______ 环节。

电磁波 麦克斯韦 猜想 【解析】电磁波产生的条件:迅速变化的电流的周围会产生电磁波,所以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科学探究的环节是: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照像时,相机底片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C. 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D.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 【解析】A.照相机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的凹透镜,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C.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物体在焦点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