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P=UI=I2R求出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2)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3)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时,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两个定值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frac{2}{3}$U的电源两端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比较R2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比较通过R2电流的变化;
(4)根据P=UI=$\frac{{U}^{2}}{R}$可知,两种情况下R2的电功率关系,然后得出R2消耗的电功率;
(5)根据P=UI=$\frac{{U}^{2}}{R}$得出两种情况下R1的电功率关系,然后得出R1消耗的电功率.
解答 解:(1)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UI=I2R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frac{{R}_{1}}{{R}_{2}}$=$\frac{\frac{{P}_{1}}{{I}^{2}}}{\frac{{P}_{2}}{{I}^{2}}}$=$\frac{{P}_{1}}{{P}_{2}}$=$\frac{{P}_{1}}{2{P}_{1}}$=$\frac{1}{2}$;
(2)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时,
由I=$\frac{U}{R}$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frac{{U}_{1}}{{U}_{2}}$=$\frac{I{R}_{1}}{I{R}_{2}}$=$\frac{{R}_{1}}{{R}_{2}}$=$\frac{1}{2}$;
(3)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U=U1+U2=U1+2U1=3U1,
解得:U1=$\frac{U}{3}$,U2=$\frac{2U}{3}$,
两个定值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frac{2}{3}$U的电源两端时,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2两端的电压也为$\frac{2}{3}$U,
由I=$\frac{U}{R}$可知,通过R2的电流不变;
(4)因两种情况下R2两端的电压相等,
由P=UI=$\frac{{U}^{2}}{R}$可知,两种情况下R2的电功率相等,
所以,并联时,R2消耗的功率P2′=P2=2P1;
(5)由P=UI=$\frac{{U}^{2}}{R}$可知,两种情况下R1的电功率之比:
$\frac{{P}_{1}′}{{P}_{1}}$=$\frac{\frac{(U′)^{2}}{{R}_{1}}}{\frac{{{U}_{1}}^{2}}{{R}_{1}}}$=($\frac{U′}{{U}_{1}}$)2=($\frac{\frac{2}{3}U}{\frac{U}{3}}$)2=4,
则P1′=4P1.
故答案为:(1)1:2;(2)1:2;(3)不变;(4)2P1;(5)4P1.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 | |
B. | 在岸边看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的偏高 | |
C. | 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 |
D. | 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低头角度θ/° | 0 | 15 | 30 | 45 | 60 |
细线拉力F/N | 0 | 7.3 | 14.0 | 20.2 | 2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重庆夏天最高气温约为80℃ | B. |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 ||
C. | 望江中学的一节课时间约为0.40h | 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