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图中显示它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
路程   s1=s2=64.0cms3=90.0cm
时间   t1=2s   t2=   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frac{{s}_{3}}{{t}_{3}}$;方法2:v3=($\frac{{s}_{1}}{{t}_{1}}$+$\frac{{s}_{2}}{{t}_{2}}$)÷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1(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0.15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斜面角度(写出一种即可)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乙丙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乙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丙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乙丙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分析 (1)根据图示刻度尺求出小车的路程,根据图示钟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然后将数据填入表中.
(2)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
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3)如果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物体速度越来越小,物体做减速运动.
(4)现在路程一定,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变大,由速度公式v=$\frac{s}{t}$可知就要减少下滑时间,可从下列方法考虑:增大斜面角度、或在更光滑的斜面上实验.
(5)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路程除以下半程用的时间.

解答 解:(1)根据图示和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第一行数据为路程,第二行数据为时间,甲至乙的路程s1=90.0cm-64.0cm=26.0cm,乙至丙的时间t2=00:05:10-00:05:06=4s;
(2)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需用甲至丙的路程除以甲至丙的时间来计算,而不是求速度的平均值,故方法1正确;
甲至丙的平均速度v3=$\frac{{s}_{3}}{{t}_{3}}$=$\frac{90.0cm}{6s}$=15cm/s=0.15m/s;
(3)乙至丙的平均速度v2=$\frac{{s}_{2}}{{t}_{2}}$=$\frac{64cm}{4s}$=16cm/s,
甲至乙的平均速度v1=$\frac{{s}_{1}}{{t}_{1}}$=$\frac{26cm}{2s}$=13cm/s,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从乙到丙的速度大于从甲到乙的速度,即从甲到丙,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小车做加速运动,小车的运动不是匀速运动.
(4)增大斜面角度,减少下滑时间,由速度公式v=$\frac{s}{t}$可知,在路程一定时,可以增大小车平均速度.
(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1)26.0;4s;(2)方法1;0.15;(3)不是;(4)增大斜面角度;(5)不正确;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点评 本题为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探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题,其中,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而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物理学中把发声体的振动在介质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人们利用岩石层发生形变的地声异常来测地震等级,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在相同条件下,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选择“大于”、“等于”或“小于”);城市高架道路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是为了控制噪声的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为各种光学现象,根据图片所表现的情景,回答:

①图(a)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②图(b)要实现“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图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图(c)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的红光、蓝光和绿光被称为三原色光.
④图(d)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所形成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5.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试大致画出入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108km/s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为90°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相对于发光体,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缩小的
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原理是v=$\frac{s}{t}$.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请根据图示将表格中缺的数据补充完整,并计算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0.15m/s.
 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 
路程 s1=26cms2=64cm s3=90cm 
时间 t1=2s t2=4st3=6s 
(4)实验中,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s2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s3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2>v3>v1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斜面的角度(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芸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点,她取50g的水进行实验,收集到以下数据:
 时间t/min 0
 温度t/℃ 5063 73.5 83 91 97 98 98 98 98 
(1)她测出水的沸点是98℃,她发现数据中隐藏另一个规律,为了验证,她又取了100g的水进行实验,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又收集到以下数据:
 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14 15 16
 温度t/℃ 50 65 78.588 9596.5 97.5 98 98  98
(2)通过实验,可以初步判断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比两个表格中第2、4、6min的温度,发现吸热相同但温度不同;
(4)两次实验,发现温度变化有着相同的规律:一开始温度上升快,后来上升越来越慢,这是因为随着水温升高,和外界气温温差越大,散热越快,所以水温上升越来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小明在低面为圆形的空罐底部中央开一个正方形小孔,再用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翻转空罐使小孔正对着发光面为三角形的光源,可以看到光源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为(  )
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D.圆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15厘米,当物体放在距透镜焦点10厘米处时所成的像(  )
A.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一定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