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某同学利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厘米,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厘米.经查书,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千米.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1:107,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695km.

分析 (1)在物理学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中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由地图的比例尺可知道实际路程的长度.

解答 解:
(1)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2)1km=105cm;
地图的比例尺是:63.00cm:6300km=1:107
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6.95cm×107=695000m=695km;
故答案为:减小误差;1:107;695km.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通过比例尺计算物体的长度,属于基本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B,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
(3)如果采用方案B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距离/m1.20.80.5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锡箔纸、衣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则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甲最小,图丙最大(选填“图甲”“图乙”或“图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如图是一位同学在测量金属块密度时的实验步骤记录.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填“左”或“右”).
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78g;
C.用排水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V=10ml;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ρ=7.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关于气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水沸腾前,水中气泡少,在上升过程中变小
B.在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
C.在水沸腾前,水中气泡少,在上升过程中变大
D.看不清楚,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晶体是冰,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吸热量,这种物态变化属于熔化.
(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0℃.
(3)有图象可知,在12min时物质开始沸腾这种物态变化属于汽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6.如图所示,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画出最省力时的力臂L和作用力F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手影游戏
B. 
水中倒影
C. 
  铅笔“折断”
D.  
  雨后彩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电炉工作时,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和连接电炉的导线中的电流相等,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是导线电阻小;如图所示,使用测电笔的方法正确的图是甲(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