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在25℃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示数会(  )
A.立即上升B.一直不变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

分析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是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时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解答 解:在25℃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附有少量酒精,在空气中蒸发,从玻璃泡上吸收热量,所以是温度下降.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玻璃泡又慢慢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温度升高至25℃.
故选:D.

点评 蒸发完后,玻璃泡温度低,空气温度高,二者发生热传递,最后二者达到温度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
D.物体的内能减小,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平面镜的应用广泛,超市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军事上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材料和长度,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只填写数字代号).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mm2
A200.3
B200.7
C尼龙丝300.5
D400.5
E尼龙丝40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两个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6V 12W”和“9V 9W”字样,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将它们连入同一电路中,为确保两灯均不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它们串联时,电路两端允许最大电压是15V
B.将它们并联时,干路中允许最大电流是3A
C.将它们并联时,电路中允许最大总功率是21W
D.将它们串联时,L1允许的最大功率是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200.3
0.5
400.5
尼龙丝300.5
尼龙丝40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③.⑤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④.⑤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20.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改变同一根琴弦的松紧程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比较音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黄河大合唱》歌词中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液体(水)也能够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1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是v=$\frac{s}{t}$.
(2)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和秒表.
(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小(选填“大”或“小”),目的是延长(选填“延长”或“缩短”)小车的运动时间.
(4)如图2,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释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长度S=0.6m,运动时间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0.12m/s.把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间位置,如图所示,距离车头为30cm,再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释放,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0.1m/s,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0.15m/s.
(5)某同学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斜面上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在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小东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①测量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B点之间的距离记为s
②让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测出时间t
③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frac{S}{t}$
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的平均速度偏大,理由是路程测量值偏大.如果测出小车长为L,那么平均速度的表达式应该是$\frac{s-L}{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
(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灾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小水滴(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