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分析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说法正确;
B、“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故B错误;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与声音有关的知识点,包括音调、响度、音色的辨别,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与能量等,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是明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玻璃板放正后,点燃的蜡烛A在某一位置,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仅一次,具有偶然性.
(4)明明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用手电筒照亮作为物体的跳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B.体积相同的a、b质量之比为1:2
C.a的密度是0.5×103kg/m3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251.0
B镍铬合金0.501.0
C镍铬合金0.252.0
D锰铜合金0.251.0
(1)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A、C(选填“A、B、C、D”) 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其结论是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3)小华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三(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木炭的热值为3.0×107J/kg,质量为lkg的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0×107J,木炭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取一块边长为5×5cm和一块边长为5×7cm毛玻璃片(以下简称小玻璃和大玻璃,玻璃大小可以变化,但为便于操作,大玻璃需长出2cm以上),毛面相对,平放在桌面上,(见图甲).
①用左手捏住下面大玻璃的两角,以右侧边线为轴慢慢抬起,待上面的小玻璃突然滑下时立即停止上抬,测得大玻璃左边到桌面的距离为h1(见图乙)
②用小刀从铅笔芯上刮下一些碎屑,放于大玻璃毛面上压磨,把碎屑研成粉末,然后用软纸团蘸取粉末均匀涂抹在两块玻璃的毛面上,重复操作①,测得h2
根据以下实验试填写以下空白:
(1)实验测得h1和h2的关系是h1>h2(填“>”、“<”或“=”),实验结果证实了石墨具有润滑性.
(2)若改用普通光面玻璃重复上述实验,现象会不明显(填“更明显”或“不明显”),原因是光面玻璃本身摩擦力就很小.
(3)为使此实验的效果最佳,在下面四中规格的铅笔中应最好选用④(填序号).
①2H②HB③2B④6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小宇家到学校有一条1k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行走,当他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雨,她马上以5m/s的速度跑回家,小宇在前一半路程中所用时间是500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1.67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
C.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的慢D.物体在0-6秒内运动的路程是1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替代(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法.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进行多次实验,使规律具有普遍性.
(4)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20cm.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另一侧的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0.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