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 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 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 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A 【解析】由题意可知,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弱,因此乙模拟的是远视眼镜,而丙模拟的是近视眼,由此B和C错误. 乙的焦距比正常大,丙的焦距比正常时小,所以A正确,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单元自测题 题型:填空题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条形磁体的磁场相同,将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就制成了_______,判断它的两极与电流的方向可用________________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是螺旋管中_______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端是________。

电磁铁 安培 电流 N 【解析】 (1)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条形磁体的磁场相同,将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就制成了电磁铁,判断它的两极与电流的方向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2)安培定则的内容是: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端是螺线管的N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课后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低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低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

D.地震、火山、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A 【解析】 试题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地震、火山、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解析】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符合题意; B、“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B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 声的利用 课后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坐在教室里面听老师上课,听不到回声,其原因是…( )

A. 老师说话的声音太小了

B. 老师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

C. 教室里安静,老师说话的声音太大

D. 声音传播太快了,使回声太小听不到了

B 【解析】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与原声的间隔0.1s以上,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17米以上,人才能听到回声;在教室里老师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因此听不到回声。故选B。 考查了听到回声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 声的利用 课后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的里传来了“啪哧,喀嚓 ……”的声音。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___________(填“眼睛”或“耳朵”)来感知东西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__________人耳也听不到。

耳朵 次声波 【解析】由实验中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可知蝙蝠是利用耳朵来感知东西的;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 Hz的声音,除了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人耳也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8届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课后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 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 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C 【解析】解答:AB、由图知,物距大于2f,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B错误;C、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将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为:蜡烛靠近透镜,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或者使光屏靠近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上;故C正确;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后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小王装修房子时选购玻璃,看到两种效果:甲是单层玻璃,乙是双层玻璃(夹层内抽成真空)。小王想知道它们的区别在哪里,请从声学角度判断:

(1)哪种玻璃的隔音效果好?答:_________。

(2)物理依据:_________。

双层玻璃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两层玻璃之间接近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提高训练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B.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l×l05Pa(760mm汞柱)

D. 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A 【解析】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故A不正确;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B正确;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 帕(760mm汞柱),故C正确;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故D正确,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