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把从图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物重________(N),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N),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m3),物体排开水的重力___________(N).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 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F/N | 9.0 | 7.8 | 6.6 | 5.4 | 4.2 | 3.0 | 1.8 | 1.8 | 1.8 |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请你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
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_____N。
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Pa.(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6cm.已知ρ水=1.0×103 kg/m3 g取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木块的密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衣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使用时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头部的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1/l0),如果救生衣的体积为2.4×l0-2m3,则使用该救生衣的战士最大质量不得超过多少千克?(设人体的平均密度为1.06×l03kg/m3,泡沫塑料的密度约为0.3×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相同,甲是悬浮在水中,乙漂浮在水面上,则( )
A. 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B.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甲受的浮力小于乙受的浮力 D. 甲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乙浸在水中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给你一个实心铅锤,一个弹簧秤,密度表和一杯待测的油,请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出油的密度,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计算公式.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的表演场景。若表演者脚下的楠竹的质量为12kg,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06m3,则楠竹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运动员和手中细竹竿共重_____N(ρ水=1.0×103Kgm3, 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 mL和5 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
(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式探究﹣﹣探究小球沿过山车轨道的运动 小雨观察到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游客却不会掉下来.他想探索其中的奥秘,做了以下两个探究:
(1)探究一:如图甲所示,小球由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到B点,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v与高度h和小球质量m的关系,数据如表一. 表一:
实验次数 | h/m | m/kg | v2/(m2s﹣2) |
1 | 0.2 | 2.0×10﹣2 | 4.0 |
2 | 0.4 | 2.0×10﹣2 | 8.0 |
3 | 0.4 | 3.0×10﹣2 | 8.0 |
4 | 0.8 | 2.5×10﹣2 | 16.0 |
则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v与有关,且v2=k1 .
(2)探究二:如图乙所示,小球以一定速度从B点沿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C.小球在B点的速度v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数据如表二.
实验次数 | r/m | v2/(m2s﹣2) |
1 | 0.15 | 7.5 |
2 | 0.30 | 15.0 |
3 | 0.45 | 22.5 |
则小球在B点的速度v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式为 .
(3)如图丙所示,将甲、乙两轨道组合后,小球从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若r=0.4m,要使小球经过B点后能恰好通过C点,则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