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1.0

20.0

0.7

40.0

2.0

20.0

1.2

40.0

3.0

20.0

1.7

40.0

(1)实验时,用手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竖直向上匀速;(2)71.4%;(3)增大

【解析】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准确测得拉力,应竖直线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①次实验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表格中数据可求出动滑轮第②次、第③次的机械效率分别为:,根据三次的机械效率及物重的变化可得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增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在一个底面积为200厘米2、高度为20厘米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入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实心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某种液体。右图反映了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F与容器中倒入液体的深度h(0~6厘米)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_千克/米3,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为l2厘米时,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F大小为________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一套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杠杆OC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D:DC=1:9,系在杠杆D端的细绳通过定滑轮E与物体B的一端相连,滑轮组Y由定滑轮Z和动滑轮H组成,滑轮组Y的自由端细绳通过定滑轮M与物体B的另一端相连,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明通过定滑轮拉动C端的细绳提升水中实心均匀物体A,当物体A始终浸没在水中且匀速上升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1,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滑轮组Y的自由端细绳对物体B向右的拉力为T1;当小明利用装置把物体A完全拉出水面,物体A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2,滑轮组Y的自由端细绳对物体B向右的拉力为T2.已知:小明所受重力为660N,在所有拉动过程中,小明始终双脚着地,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5cm2,物体A的密度为2×103kg/m3,N1:N2=8:3,T1:T2=101:201,(不计绳重和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水对物体A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A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N2为多少;

  (2)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和动滑轮组H所受的重力大小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依次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钟声

的距离/m

2.1

2.8

3.7

5.2

1.2

你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你可以作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如图所示的金属圆柱体(底面积为S,侧面带有间距均为2cm的刻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足够深的水槽、足量的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内部的压强跟水的深度成正比”。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间压力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中有一较长的水平桌面、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次数

木块运动的快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较快

1.8

2

1.8

3

较慢

1.8

(1)小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桌面上做          运动,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表中数据可以探究猜想          (填序号),可得到的结论是                             

(2)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毛巾,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探究猜想_________(填序号),通过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块木块,在长毛巾上滑行时,示数比在桌面上滑行时示数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3)该实验中采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

G/N

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

4

2

0.1

1.5

0.2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 ,在第1次实验中,当拉着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 W;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 。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 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 B点处应挂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两边同时都多挂上一个钩码,则杠杆的___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_______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   

(3)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不考虑杠杆重力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等_____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1)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画,平面镜应成虚像;(2)凹透镜对光具有折射作用,记住三条特殊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对于光达不到的地方应画虚线;(3)力的示意图要求画出画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用画出标度,但本题要求要注明力的大小;(4)对于电路图地连接判断要根据电路实物图的要求来进行,对于错误的地方要改正。

考点:光路作图;力的示意图;电路实物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