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井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40kg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3m,所用拉力为250N,请解答下列问題:(g取10N/kg)

(1)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
(1)解:由图可知,n=2,

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3m=6m,

拉力做的功:W=Fs=250N×6m=1500J,

拉力F的功率:

P= = =300W


(2)解:拉力做的有用功:W=Gh=mgh=40kg×10N/kg×3m=12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0%


【解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总功,利用P= 求出拉力F的功率;(2)知道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根据W=Gh=mgh求出有用功,根据η= ×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功率的计算与测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W有用 = G·h;W总 = F·s; s = n·h (1)η=W有用 / W总 (2)η= W有用 / W总 = Gh/Fs = Gh/nFh = G/(nF);功率的计算: P = W/tW 表示功,单位是焦(J). t表示时间 ,单位是秒(s)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1 W= 1 J/s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华将如图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小华依次将汽车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如表中.

汽车速度v/(ms1

5

10

15

2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1

0.5

1.1

1.9


(1)根据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
(2)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目的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
(4)请你根据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所受到的最大阻力雨滴重力(选填<、>或=),此后雨滴做
(5)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纤通信中传播的物质是光,不是电磁波

B. 光纤通信与有线通信一样,都需要金属导线

C. 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

D. 光在光纤中是沿中轴线直线传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三种电路:

(1)甲同学认为图2电路比图1电路好,理由是:________。乙同学认为图3电路比图2电路更好,理由是图3电路便于多次实验。

(2)乙同学利用图3电路(其中电阻R=5Ω) 完成了本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电压 U(伏)

电流I(安)

电压/电流

1

1

0.2

2

2

0.4

3

4

0.8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操作过程中,丙同学发现滑动变阻器损坏,但经过思考后利用图2电路最终也完成了多次实验,该同学的做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现象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刮风时,窗帘向外飘

晾在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

煮熟的汤圆浮在

水面上

探究原理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

应用

高压锅

飞机

吸尘器

轮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三盏灯泡L1“220 V 100 W”、L2“110 V 100 W”L3“36 V 100 W”均正常发光时( )

A. L1更亮 B. L2更亮

C. L3更亮 D. 三盏灯一样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Wh是电功率的单位,kW是电功的单位

B.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

C. 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一定多

D. 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家都知道:摩擦生热。那摩擦做功与生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焦耳等科学家运用多种方法、不同实验,测出做功(W)和做功产生的热(Q)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其中最经典的是1847年焦耳设计的桨叶轮实验:如图甲,在一个装满水的绝热桶里放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焦耳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W );测量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

(1) 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量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具体方案是:

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h

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m,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t1

将水倒入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h。计算出h杯-h,这也就是杯中水下落的高度。

在保温杯盖子上安装一支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连接处密闭绝热),盖紧保温杯,如图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操作),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W)。

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t2,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根据数据,得出两者的比值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附一塑料薄片,竖直浸入水中22cm深处,如果在管中缓慢地注入某种密度为0.88×103kg/m3的液体,当该液面离水面至少多高,薄片就会落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