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物体放在凸透镜12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9厘米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象

分析 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物体离凸透镜1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时,2f>U>f,解不等式得出f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得出当物体距凸透镜9cm时像的性质.

解答 解:物体离凸透镜1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
所以,2f>12cm>f,12cm>f>6cm,
当物体距凸透镜9cm时,2f>9cm>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得出,所成的像也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9cm,f=9cm时,不成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9cm,f>9cm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综上所述,此题有3种情况:①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②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③可能不成像.只有选项C符合.
故选C.

点评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物距和像的性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此题要注意当U=f时不成像的分析与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甲、乙两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营养餐中牛奶的密度进行了研究.
两组同学实验步骤如下表:
甲组乙组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1
2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3再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2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
4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是:牛奶的密度ρ=$\frac{{m}_{2}-{m}_{1}}{V}$
(1)甲组测出的牛奶密度表达式是:ρ=$\frac{{m}_{1}-{m}_{2}}{V}$.(用实验中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你认为甲组(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
(3)如图是某同学在称量过程中的一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的操作是: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了(或用手拿砝码)(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左边的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出现的现象会是(  )
A.乒乓球一定会被弹起B.乒乓球一定不会被弹起
C.乒乓球不一定会被弹起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实验前小明同学调整了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实验过程中,她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蜡烛,应将蜡烛向上(填“上”、“下”)调节.
(4)保持蜡烛距透镜15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得到得到一个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倒(选填“正“或“倒“)立的实像.举出一个该规律应用的实例,如投影仪.
(5)若此时用不透明的纸片遮去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出现C
A.烛焰像上半部消失   B.烛焰像下半部消失   C.烛焰像变得模糊    D.烛焰像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
A.空气中的声音B.玻璃中的声音C.真空中的阳光D.玻璃中的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果宇航员将质量为500克的矿石从月球带到地球,其质量为0.5千克.半瓶水凝固成冰,其质量不变(填变大、不变、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并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用980牛的压力作用在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490帕,它的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49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5km/s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空气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