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请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文后问题。 
                                                                    蜡烛能点亮电灯   
          铅笔芯是石墨制成的,能导电,小明根据课本中的“想想做做”,利用铅笔芯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他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时,发现灯泡的亮度发生了改变。他想:如果铅笔芯的温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是否改变呢?如果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呢。还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调节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刚好使小灯泡不发光,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加热铅笔芯,小灯泡随着铅笔芯温度的升高开始发光了,蜡烛一旦熄灭,小灯泡也慢慢不发光了。小明思考了一下,知道了自己的哪个猜想是正确的了。  
(1)通过体验小明的探究过程,你能分析归纳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这个结论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小明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1)当石墨的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时,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可作温度报警装置,当温度升高,石墨的电阻减小,灯泡发光向人们发出警示。
 (3)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2?海淀区)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文后问题。

蜡烛能点亮电灯

铅笔芯是石墨制成的,能导电,小明根据课本中的“想想做做”,利用铅笔芯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他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时,发现灯泡的亮度发生了改变。他想:如果铅笔芯的温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是否改变呢?如果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呢,还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调节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刚好使小灯泡不发光,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加热铅笔芯,小灯泡随着铅笔芯温度的升高开始发光了,蜡烛一旦熄灭,小灯泡也慢慢不发光了,小明思考了一下,知道了自己的哪个猜想是正确的了。

(1)通过体验小明的探究过程,你能分析归纳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这个结论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小明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6.4变阻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请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文后问题。

蜡烛能点亮电灯

铅笔芯是石墨制成的,能导电,小明根据课本中的“想想做做”,利用铅笔芯连成如图6-3-10所示的电路,当他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时,发现灯泡的亮度发生了改变。他想:如果铅笔芯的温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是否改变呢?如果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呢。还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调节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刚好使小灯泡不发光,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加热铅笔芯,小灯泡随着铅笔芯温度的升高开始发光了,蜡烛一旦熄灭,小灯泡也慢慢不发光了。小明思考了一下,知道了自己的哪个猜想是正确的了。

图6-3-10

(1)通过体验小明的探究过程,你能分析归纳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这个结论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小明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文后问题。

蜡烛能点亮电灯

 铅笔芯是石墨制成的,能导电,小明根据课本中的“想想做做”,利用铅笔芯连成如图6-3-10所示的电路,当他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时,发现灯泡的亮度发生了改变。他想:如果铅笔芯的温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是否改变呢?如果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呢。还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调节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刚好使小灯泡不发光,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加热铅笔芯,小灯泡随着铅笔芯温度的升高开始发光了,蜡烛一旦熄灭,小灯泡也慢慢不发光了。小明思考了一下,知道了自己的哪个猜想是正确的了。

(1)通过体验小明的探究过程,你能分析归纳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这个结论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小明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图6-3-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