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 睛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__的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2)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

(3) 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处最为合适.

倒立 实 人眼是通过调节焦距,而照相机是通过调节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0cm至无穷远 12. 5cm 【解析】分析:①根据眼睛的构造来分析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②平面镜成像时是物距与像距相等的,且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解析】 (1)照相机成像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人的眼球也是如此.人的眼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的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物体

底面积S/cm2

高度h/cm

海绵被压下深度/cm

1

合金甲圆柱体A

10

5

0.5

2

合金甲圆柱体B

10

10

1

3

合金甲圆柱体C

20

10

1

4

合金乙圆柱体A

10

5

1.5

5

合金乙圆柱体B

10

10

3

6

合金乙圆柱体C

20

10

3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海绵的压强与圆柱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3)分析实验____________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海绵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ρ,实心圆柱体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海绵被压下深度 高度 2、3(或5、6)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p=ρgh 不能 【解析】(1)实验采用是了转换法,即该小组同学是通过海绵被压下深度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分析可以看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海绵的压强与圆柱体的高度有关。 (3)分析实验2、3(或5、6),密度相同,高度相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度也相同,所以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 与社会生活综合检测 题型:多选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 cm处,如图所示。在蜡烛从10 cm处逐渐移至45 cm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D. 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AC 【解析】由题意知,f=10cm,蜡烛在10cm到40cm之间,物距大于f,成实像,由10cm处逐渐移至40cm处的过程,物距变小,成的像逐渐变大;由40cm到45cm处的过程,凸透镜成虚像,虚像是逐渐变小的;由上分析知,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故选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习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初二(2)班蔡海航同学做的四弦琴。其中每根弦的粗细都不相同,弦的松紧也可以调节。请你用它来研究琴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老师的问题:琴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有关吗?

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猜想假设】老师的猜想: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设计实验】

请根据自己或者老师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只写方法,不用写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琴的音调与弦的松紧有关吗? 琴弦越紧音调越高 选择同一根琴弦,仅仅调节琴弦的松紧,再弹奏,听音调的变化,可以探究琴弦的松紧与音调的关系 【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因为老师的问题:琴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有关吗?已经问了关于粗细影响音调的问题了,所以再提出问题:应该问琴的音调与弦的松紧有关吗? 老师的猜想:琴弦越粗音调越低,假设猜想:弦越紧音调越高 设计实验(按老师猜想设计):第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 B. C. D.

B 【解析】A、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 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不符合题意. D、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达标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 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

A.凸透镜 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 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__.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1)1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B;(5)放大;(6)D 【解析】试题分析:(1)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所以图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实验前,应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此时物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 (4)蜡烛向左移动,它的像也向左移动,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达标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1)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_(选填“凸”或“凹”)透镜.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

(3)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__有关.

凹 塑料 CO2 【解析】(1)近视眼是凹透镜;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根据质量后衡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知,铜生锈除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以外,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故答案为:(1). 凹 (2). 塑料 (3).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达标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太空授课时,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制成了一个水球,如图所示,我们看到了她的“倒影”.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倒影”成在王亚平和水球之间

B. 此“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 水球上的“倒影”是实像

D. 利用此“倒影”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之一是放大镜

C 【解析】A、据上面的知识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像应该成在水球和王亚平的另一侧,故A错误; BC、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因此看到的倒影是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结果,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的,而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C正确; D、摄像机镜头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放大镜是利用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的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A 【解析】C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C符合要求;AB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