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试验中,某小组通过增减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重来改变木块对对水平面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木块放在水平玻璃表面上)
实验序号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N滑动摩擦力:f/N
16.00.3
28.00.4
310.00.5
表二(木块放在水平木板表面上)
实验序号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N滑动摩擦力:f/N
42.00.6
54.01.2
66.01.8
表三(木块放在水平棉布表面上)
实验序号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N滑动摩擦力:f/N
72.01.0
84.02.0
96.03.0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比较序号序号1、6、9(或4与7、5与8、6与9、1与6、1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CA.类比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4)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为什么?

分析 (1)滑动摩擦力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可借助于二力平衡的条件,将摩擦力的大小转化成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进行测量,要使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的关键是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2)该实验中还要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关键是要看清在实验中是控制了什么条件,同时改变了什么条件,即所改变的条件就是我们所要探究的可能因素.

解答 解:(1)比较表一(或表二、表三)可以看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要得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因此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符合条件实验序号有:1、6、9(或4与7,5与8,6与9,1与6,1与9);
(3)该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4)实验中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因为可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则可将摩擦力的大小转化成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进行测量.
故答案为:(1)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序号1、6、9(或4与7、5与8、6与9、1与6、1与9);
(3)C;
(4)使拉力即弹簧秤的示数等于摩擦力.

点评 该题中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即在多变量的探究实验中,一定要保持被研究变量不同,而控制其他因素一定.该方法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在大部分的实验或探究类试题中都会涉及,应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小娟在探究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时,通过仪器测量出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如表格所示:
时间t/s0.511.522.53
下落距离S/cm1560135240375X
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它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2m/s,由表格数据可以推理得知表中X为5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62g.
(2)如图2所示,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4g;则小石块的体积为31cm3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2.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通过声音辨别出父亲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父亲们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各图所给信息填空.
(1)图1中,物体A的长度是3.3cm.
(2)图2中物体的浮力为0.2N.
(3)图3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D. 
(4)图4中温度计示数为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全球的观众进行授课,她在聂海胜的配合下,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聂海胜把气体注入水球中,形成了几个气泡并停留在水球里,气泡并没有上浮.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雨认为水球在太空中失去了质量,也失去了重力,所以气泡不会上浮
B.小丽认为水球在太空中没有失去质量,气泡不会上浮是因为气泡内的气体质量太小
C.小可认为若用铁球代替气泡,则会看到铁球在水球中向下掉落
D.小翔认为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气泡可停留在任何位置,在水球中也是一样,不会上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探究前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器材调好后,他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若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光屏处于一倍焦距以内的范围了.
(2)小恩同学继续实验,他将透镜和光屏移动到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大(选填“大”或“小”)些
(3)小恩摘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戴”在凸透镜左侧和蜡烛之间的某一位置上,这时需要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恩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恩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位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电线会燃烧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如图所示,在三孔插座的A、B、C三孔中,连接火线的是B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是一个小鸟自动饮水玩具,只要这个玩具小鸟面前有水它就会不断点头饮水.这个玩具小鸟的工作原理是杠杆的平衡条件.若将小鸟的头部所受重力看做动力,尾部所受重力看做阻力,在小鸟工作到图示位置时,应满足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