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且电阻不随温度变化,闭合开关S,让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开始向移动到c点,Rbc=$\frac{2}{3}$Rab.这一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1.2W,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没有超过额定功率,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
(4)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电功率的最大值.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灯泡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P=UI求出额定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
(2)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变化量和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量,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时△P=U△I求出电源的电压;
(3)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
(4)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电流,由P=I2R表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从而计算出变阻器的最大功率值.

解答 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L=$\frac{{P}_{L}}{{U}_{L}}$=$\frac{3W}{6V}$=0.5A,
由I=$\frac{U}{R}$可得,小灯泡的电阻:RL=$\frac{{U}_{L}}{{I}_{L}}$=$\frac{6V}{0.5A}$=12Ω;
(2)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由△P=U△I可得,电源的电压:
U=$\frac{△P}{△I}$=$\frac{1.2W}{0.1A}$=12V;
(3)由题知,Ic-Ia=0.1A,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frac{U}{{R}_{cb}+{R}_{L}}$-$\frac{U}{{R}_{ab}+{R}_{L}}$=$\frac{12V}{\frac{2}{3}{R}_{ab}+12Ω}$-$\frac{12V}{{R}_{ab}+12Ω}$=0.1A,
整理可得:Rab2-30Rab+216=0,
解得:Rab=12Ω,或Rab=18Ω,
当时Rab=12Ω,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a=$\frac{U}{{R}_{ab}+{R}_{L}}$=$\frac{12V}{12Ω+12Ω}$=0.5A,
所以:Ic=Ia+0.1A=0.5A+0.1A=0.6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P在c点时,电流超过的灯泡的额定电流,则灯泡消耗功率超过额定功率,不合理,故舍去;
当时Rab=18Ω,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a=$\frac{U}{{R}_{ab}+{R}_{L}}$=$\frac{12V}{18Ω+12Ω}$=0.4A,
所以:Ic=Ia+0.1A=0.4A+0.1A=0.5A,电流不超过灯泡的额定电流,符合题意.
当滑片在a端,变阻器连入阻值为它的最大值,此时变阻器两端分得电压最大,所以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
UV最大=IaRab=0.4A×18Ω=7.2V;
(4)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和P=I2R,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P=($\frac{U}{{R}_{滑}+{R}_{L}}$)2×R=$\frac{(12V)^{2}}{({{R}_{滑}+12Ω)}^{2}}$×R
=$\frac{({12V)}^{2}}{({{R}_{滑}-12Ω)}^{2}+4{R}_{滑}×12Ω}$×R
由上式可知,当R=12Ω,P有最大值,
P最大=$\frac{({12V)}^{2}}{4×12Ω×12Ω}$×12Ω=3W.
答:(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2Ω.
(2)电源电压为12V.
(3)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7.2V.
(4)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电功率的最大值为3W.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公式、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由电路中电流变化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本题在计算变阻器的最大功率值还用到数学求极值,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的塑料杯处于失重状态.此时其质量与在地面上相比是(  )
A.为零B.不变C.变小D.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瑞瑞同学在学业考试的实验操作时,对一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进行的实验探究过程(电源电压不超过3V).
(1)瑞瑞根据图1要求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源和灯泡L1、L2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3所示,请将数据填入下表.
电源电压U/VL1两端电压U1/VL2两端电压U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是古人在锻打铁器时的几个情景,加温和锻打分别是通过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增大铁器内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色拉油能把薯条炸黄了,而用水煮是办不到的,这说明色拉油的沸点比水的高,同时闻到香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液体种类实验序号物体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物体受到浮力F(N)排开液体体积V(cm3

ρ=1.0g/cm3
121.550
21.01.0100
30.51.5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21.60.450
51.20.8100
60.81.2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 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0.5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0.5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A(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0.7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为了探究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晓明同学的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所示.则:
(1)圆柱体受到的重力为2N;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0.2N.
(2)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拉着圆柱体,圆柱体在水中会下沉(选填“下沉”、“上浮”或“悬浮”).请说明理由:因为圆柱体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探究活动报告:
(1)选用的物品:两块相同的砖、两块同样的海绵;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将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另一块砖竖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3)得到的结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B.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C.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改变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