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种物质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关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模拟的是固体分子,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神舟十一号
月
日早晨
时
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
运载火箭发射.
当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出,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底座,什么东西遇到这样高温的火焰都会迅速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通常将底座建在一个大水池中,让火焰喷到水中,发射时我们总是看到热烈的火焰喷到水中,庞大的白色气团在周围升腾而起.
飞船的返回舱以数千米美秒的速度穿越稠密的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返回舱的“防热认”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比热容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熔化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辐射性能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
请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此次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目的是(______)
A.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B.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的试验
C.更好地服务于地面的导航系统
D.开展航天医学等领域的试验
()发射时我们总是看到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这是因为火焰喷向水池中,水发生了汽化现象,吸收了大量的热,从而保护了底座.
()下列属于烧蚀防热的是(______)
A.火箭发射底座建在大水池中 B.皮肤烫伤用食品冷链冰袋敷
C.热水瓶内的内胆涂上一层亮晶晶的金属 D.电熨斗熨衣服的部位用金属制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 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电磁铁线圈的匝数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当4G网络被人们所熟悉时,更快的5G网络也在路上,手机厂商正在加紧研发5G手机。5G手机是利用______(选填“电磁波”“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输信息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5G手机中用到的二极管是利用_________(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该实验是利用(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法来改变两种液体的内能.
(2)某小组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升温较快的是物质(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甲的温度/℃ | 30 | 34 | 38 | 42 | 46 |
乙的温度/℃ | 10 | 18 | 26 | 34 | 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