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 ,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或“不变”).

【答案】拉力不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解析】解:(1)如图,弹簧测力计没有水平拉动木块,即使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也不是平衡力,因为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要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 所以答案是:拉力不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谦同学研究调光灯的实验电路图,小灯泡规格是“6V 3W”,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1 , 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2 , 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且R2=2R1 , 测绘出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根据小灯泡的I﹣U图象判断,小灯泡的阻值是否恒定(选填“恒定”或“不恒定”),用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是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A?
(3)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的实际功率是多少W?
(4)电源电压是多少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造纸厂生产的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是它的横截面.从它的标签上知道,纸的厚度为d.但是,要想知道纸的总长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纸很薄且卷绕的很紧,所以无法数出卷绕的层数;又因为纸筒上卷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方案,估测卷纸筒上所卷绕的纸的总长度L(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您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量,最后写出计算纸的长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小球的质量是40g

小球的体积是50cm3

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了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

(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声的________越高。

(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发声的________越大。

(4)丁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3N的物体,拉力F为2N,物体在10s内上升1m.在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拉力F的功率为W,若要提高动滑轮提升物体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当小车通过第一个光源和光电传感器中间时,光电传感器接受不到光源发出的光线,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小车通过第二个光源和光电传感器的中间时,光电计时器计时结束,光电计时器上显示的是汽车通过两个光源之间的时间。

现要测量汽车行驶的速度,请同学写出:

(1)需要添加的器材:______________

(2)测量过程中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的速度V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 入射角是3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锦小组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他将杠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到最大限度后,杠杆左端仍有轻微下沉,这时他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是他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情境,接下来他在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并将左端钩码移到左端离支点第三格处,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右端钩码移动到右端离支点第格处.
(3)通过不断改变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各次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其他小组交流后,他们又做了如图乙、丙、丁三次实验,其中图所示实验能直接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