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中,R1=12Ω,R2=6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A.1:2
B.3:2
C.3:1
D.1:1

【答案】B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通过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I1= = ,I2=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
I=I1+I2= + =
则电流表A1与A2示数之比:
IA1:IA2= =3:2.
故选B.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盛有等量的水,分别放入三个大烧杯中,其中甲图大烧杯中装有水,乙图大烧杯中装有油,丙图大烧杯中装有砂子,用同样的热源加热,加热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测得大烧杯中水的温度为100℃,油的温度为300℃,砂子的温度为600℃,则甲乙丙三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大小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和水沸腾时的
(2)实验中要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将烧杯的口盖住的目的是
(3)图甲和图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所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前的情况(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中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 悬浮,1.0×103kg/m3 B. 漂浮,0.9×103kg/m3

C. 下沉,1.2×103kg/m3 D. 漂浮,0.95×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有3V和15V两个量程的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的“+”接线柱已接入电路,在用15V量程试触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A.直接接入c接线柱,然后读数
B.直接接入b接线柱,然后读数
C.断开开关,接入c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D.断开开关,接入b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水池底部的排水口用重为1N、面积为20cm2的塞子塞住,放水至虚线处。(g=10N/kg

(1)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向上逐渐用力拉塞子,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时,塞子恰好被拔出,则池中的水深为______cm

(2)图乙中,用空心密闭塑料瓶(不计重力)代替弹簧测力计,同样使池中水位达到相同位置时恰好将塞子拔出,则塑料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强从孝感站上车坐下后,观察窗外的另一辆列车.突然,他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缓缓地开动了,当列车驶过了那辆列车的车尾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竞还是停在站台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动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 小强的这种错觉,是因为他先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而造成的

C.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着,是以那辆走了的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 若以站台为参照物,那辆走了的车应该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 ;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选填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

A. 30m B. 17m C. 1.655m D. 无法知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