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归纳式探究:
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可见,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而且,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排斥;
(2)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导线的长度l,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l/mI1/AI2/Ar/mF/N
110.20.20.11.0×10-7
210.10.20.10.5×10-7
31.50.20.20.11.5×10-7
410.20.20.052.0×10-7
51.50.20.40.13.0×10-7
①通过实验数据可得,两平行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表达式为F=k$\frac{l{I}_{1}{I}_{2}}{r}$(其中k为常数),k=2.5×10-7N/A2
②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写出相应的表达式,这在物理上是等价变换法.
③对于长度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如果保持通入电流I1、I2大小不变,导体所受到的力F与导线之间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2中的图线b来表示.

分析 (1)由图中显示的现象是靠拢还是远离,判断两导线之间的作用力;
(2)①根据表格中数据,分别判断出F与l、I1、I2、r之间的关系,从而写出关系式;
将其中一组数据代入关系式,可得k的值;
②利用实验数据写出相应的表达式用到了等价变换法;
③根据得出的关系式,判断出F与r的关系,与图象对照进行选择.

解答 解:(1)通过现象可知,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由图1左图可知,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A与导线B相互吸引,由图1右图可知,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A与导线B相互排斥.
(2)①表格中数据1和2,导线长度、I2、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I1不同,且I1越大,F越大,此时F与I1成正比;
实验数据3和5,导线的长度l、I1、导线的距离r相同,I2不同,且I2越大,F越大,此时F与I2成正比;
实验数据1和3,I1、I2、r相同,导线长度l不同,且长度越大,F越大,此时F与长度l成正比;
实验数据1和4,导线长度l、I1、I2相同,导线间距离不同,且距离越大,F越小,此时F与距离r成反比;
由上分析可知,F与l成正比,与I1成正比、与I2成正比,与r成反比,若比例系数为k,则关系式应为:F=k$\frac{l{I}_{1}{I}_{2}}{r}$;
由上述关系式可知,k=$\frac{Fr}{l{I}_{1}{I}_{2}}$,将其中一组代入,由第一组数据知:k=$\frac{Fr}{l{I}_{1}{I}_{2}}$=$\frac{1.0×1{0}^{-7}N×0.1m}{1m×0.2A×0.2A}$=2.5×10-7N/A2
②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写出相应的表达式,这在物理上是等价变换法;
③对于长度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通入不变的电流,两根导线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大小关系由F=k$\frac{l{I}_{1}{I}_{2}}{r}$ 知:F与r成反比,故可以用图象丙中的图线b来表示.
故答案为:(1)排斥;(2)①F=k$\frac{l{I}_{1}{I}_{2}}{r}$;2.5×10-7N/A2;②等价变换;③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得出关系式F=k$\frac{l{I}_{1}{I}_{2}}{r}$,认真分析力F与各量之间的关系,看似是高中知识,仔细审题,是可以用初中所学知识解决的,只是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关键要利用好控制变量法得出关系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体育课上,墨墨同学将铅球用力高斜上方45°角推出,铅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上,地面被砸了一个坑,在这个过程中的各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墨墨的推力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上同)变为运动;
(2)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了个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丁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1)若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2)你能说出这个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吗?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如图中三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温度计:-2℃,乙温度计:-11℃.丙温度计:3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水果含有果酸.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1)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有电流一定有电压.
(2)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指针如图所示,则这个柠檬电池的正极是A片(选填“A”或“B”),电压是80V,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为了探究水果电池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通过改变水果种类和插入水果的极板金属材料,用电压表测得多组数据,结果如表:
铁------锌铁-------铜铜-------锌
苹果0.55V0.60V0.95V
0.40V0.50V0.90V
菠萝0.50V0.55V1.00V
橙子0.70V0.78V1.05V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和金属的种类有关;
(4)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一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极板间的距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A.
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B.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
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D.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或密度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 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为止;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其压强越大.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越接近地球表面,空气的越稠密,相同体积空气质量越大,气压越大;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小,气压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BC.(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请根据“两灯泡并联在电路中,一盏灯较亮,另一盏灯较暗”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灯泡的亮度与电流有关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科发现江中心与江岸边水流速度不同,岸边水流速度几乎为零,离岸远一点的地方水流速度较大,小明想:河水流速与到岸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他邀请爸爸一起探究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端开口的L形玻璃管,进行了如下实验:

(1)先在实验室模拟实验,将两端开口的L形玻璃管的水平部分置于水流中,竖直部分露出水面,当水流以速度υ正对L形玻璃管的水平部分开口端匀速流动时,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h.再改变水流速度υ的大小,分别测出与υ对应的h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1234567
v/(m/s)00.40.81.21.62.02.4
h/(mm)01664144256400576
根据表中数据反映的规律可知,当h为324mm时对应的水流速度为1.8m/s;
(2)归纳高度差和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式:h=100v2
(3)再到江边进行实地测量,你认为他们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测量点到河岸的距离s、对应的竖直管中高出液面的水柱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根据声音响度的不同可以判断哪个乐器发出的
D.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