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灯L1、L2并联,甲表是电压表(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若甲、乙两个表调换位置,闭合开关S后,仍能继续发光的灯是L1

分析 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可以看作开路;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因此根据仪表的连接方式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解答本题.

解答 解:要使灯L1、L2并联,由图可知电流必须从开关S分别流入支路L1、支路L2和仪表乙,然后流回负极,所以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如果甲、乙两个表调换位置,即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这L2会被短路,因此仍能继续发光的灯是L1
故答案为:电压表;L1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式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并会分析和设计串并联电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互联网有很多用途,下列用途中不属于互联网络的是(  )
A.可远距离运输货物B.可实现远程登录
C.可进行电子会议D.用户间互发电子邮件或简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汽车和货物的总质量是4×103千克,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2倍,如果汽车的速度为72千米/时,求:
(1)汽车所受的牵引力.
(2)汽车在5秒内通过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是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小阳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1: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将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B推动了一段距离,比较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
实验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将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B推动了一段距离,比较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
根据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中通过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下列实例中也运用了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的有BC(请填选项前的字母)
A.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B.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来表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C.用海绵下陷的深度来表示压力产生效果的强弱
D.用磁感线来形象的表示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车厢里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小钢球.当车突然起动时,小钢球相对于桌面将(  )
A.向车行的方向滚动B.向车行相反方向滚动
C.静止D.沿车行方向晃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质量为800kg的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匀速直线行驶18km,用了10min,小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求:
(1)该车发动机所做的功;
(2)小轿车的牵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B.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C.气泡大小不变D.气泡所受的浮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一混凝土桥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是25m,横截面积2m2,它所受到的浮力为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雷想知道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1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AB(填字母)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图2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滑片向C(选填“C”或“D”)端移动使灯发光,测出灯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数电压/V实际功率/W电阻/Ω
1.60.200.328.00
22.50.240.6010.42
32.80.260.7310.77
②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4)小雷注意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大.
(5)用替换灯泡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发现灯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相似.
(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该同学忽略了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这种说法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