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我国云南省等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实施人工降雨时,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空气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冬天的早晨,同学们到教室里发现窗户灰蒙蒙的看不清楚,经过讨论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形成在窗户内侧(选填内侧、外侧).

分析 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解答 解: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吸热迅速的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
冬天早晨,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侧,水珠出现在温度高的室内.
故答案为:升华;内侧.

点评 (1)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根据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2)玻璃上出现的水珠和冰花都是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dm
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5km/h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要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C(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16.4g.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是20cm3,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0.82×103kg/m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从而使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密度小,可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估测中,错误的是(  )
A.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15dm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所测的物重为1.6N.质量是130.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水,如图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最多能装2kg的水,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0.5kg,壶内底面积为200cm2,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16cm.(ρ=1.0×103kg/m3)求:
(1)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力.
(2)装满水后,水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分析其中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B.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D.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1234567
物距/cm50403530252015
像距/cm12.513.3141516.72030
由上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实验操作了一段时间后,小强发现像不在光屏中央了,图乙中符合此时看到光屏上的像为A.
(3)做完了以上实验,小强又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若再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靠近(远离/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1所示,小明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实验中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下(选填“上”或“下”)调整.
(3)小明在图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生活中人们使用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在图3的基础上,只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放大的像(选填“放大的像”、“缩小的像”或“无法成像”).
(5)下表是小明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
6613缩小
3316缩小
2222等大
1633放大
1366放大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大.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4)当光屏上所成的像模糊不清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结果光屏上的像变得清晰了.拿去近视眼镜如果想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当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测出石块密度后看到旁边的瓶子中有半瓶过期的酸奶,于是他把石块的密度作为已知量(ρ),并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测试酸奶的密度,请补充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表达式:
a.用细线拴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重力G;
b.将石块完全浸没在酸奶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
表达式:ρ=$\frac{G-F}{G}$ρ(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