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烈日下狗尽可能的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是因为“伸长舌头”相当于增大了汗水的表面积;“快速喘气”相当于加快汗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这些都可以加快蒸发,而汗水蒸发吸收热量致冷,从而使狗感到凉快一些.
(2)填写(图2)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3)按图2-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其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9℃.

分析 (1)蒸发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
(3)①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显然不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由此可找到此题的错误之处.
②首先判断出b图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液柱的位置来进行读数.

解答 解:(1)狗伸长舌头是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大口大口喘气,加快呼吸,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这些都是为了加快蒸发,蒸发可以带走热量,所以狗感到凉快;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
(3)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虽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因此图甲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乙图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所测液体的温度是9℃.
故答案为:(1)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吸收;
(2)熔化;汽化;升华;
(3)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9.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物态变化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度不大;
在使用温度计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使用温度计前,要先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要估测被测液体的大致温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触碰容器壁或容器底部;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保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持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2)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蜡烛B应放在玻璃的另一侧.一边移动蜡烛B,一边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此时观察到的是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操作过程中蜡烛B不点燃的好处是容易区分B与A的像.
(3)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用光屏放在蜡烛B处发现光屏上没有A的像.
(4)本实验多次重复的目的与下述A多次重复的目的相同.
A.杠杆平衡条件   B.伏安法测电阻   C.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两个玻璃容器A和B中盛满水,如图所示,则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pA、pB,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FA、FB比较(  )
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家庭电路的电源是交流 电源(直流或交流),其电压是2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A.噪声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科学家却能利用噪声来除草
B.让时间相等,通过比较路程来判断运动快慢
C.根据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减慢蒸发的方法
D.将固体按熔化特点的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导体能导电是因为(  )
A.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B.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C.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D.导体中有大量的带电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已知每只小彩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4.5V,华桑措同学要把这些相同的小彩灯串联后接到家庭电路中,至少要串联49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可能为 80℃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36V
C.电子计算器工作电流为 130AD.我国家庭电路的安全电压为 2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花样游泳运动员潜在水中时,听到岸上传来的音乐声.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