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图中两物体的长度分别是甲图4.85cm,乙图2.60cm.

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由图知:
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4.8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85cm;
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60cm-3.00cm=2.60cm.
故答案为:4.85cm;2.60cm.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中的a表示垂直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1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在相等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
(2)刻度尺上读出从B点到D点的长度是4.00cm,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E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如图2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是C.(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进行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时,有以下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③把烧杯中的液体向量筒内倒入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
④将m、V带入公式中,算出液体的密度ρ;
⑤根据m1和m2算出倒出液体的质量m.
(1)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①③②⑤④.
(2)请根据图示,将下列空格填好:
m1(克)m2(克)m(克)V(毫升)ρ(千克每立方米)
54.4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时,发现当在右盘中加 1g砝码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减去这1g砝码时,指针又指在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而砝码盒中质量最小的砝码是1g,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再读数
B.调节横梁左边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再读数
C.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使天平平衡后再读数
D.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再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及其传播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刘欢欢同学在测量某金属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和水.请你回答她所做实验的下列相关问题.

①她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选加砝码后再调节游码使天平如图甲所示,从图可知该天平是平衡(选填“是”或“没有”).
②当天平调平衡后,放在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所测金属块质量是52g.
③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先将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水中,水面升高至图丁所示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5cm3
④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10.4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甲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232℃,该晶体加热15min后开始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2)如图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3)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
时间t/min0123456789
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
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