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两电池的规格相同,当开关S由触点2转到触点1时,螺线管磁性强弱和A端磁极极性变化的情况是


  1. A.
    磁性增强,由S极变为N极
  2. B.
    磁性减弱,由S极变为N极
  3. C.
    磁性增强,磁极都是N极不变
  4. D.
    磁性减弱,由N极变为S极
C
分析:要判断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变化就要从影响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这三方面结合电路的变化去考虑.
A端磁极的变化要利用安培定则结合电路的变化去突破.
解答:当开关由触点2转到触点1时,由题意知电源电压没有变化,但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故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当开关接触点2时,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A端为N极,当开关连接触点1时,电流的方向没有变化,利用安培定则可以判定A端仍为N极.磁极没有变化.
综上分析,故选C
点评:充分把握电路中开关位置的改变引起电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素质教育新学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题型:064

阅读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永 动 机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人们是多么渴望生产一种不需要耗用任何能量而能永远不停工作的机器--永动机.下图所示的是一个永动机的设计方案:轮子中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与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但事实上并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小,但是球的个数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图中所画的位置上.

  17~18世纪,永动机最为流行,人们曾提出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有采用“螺旋汲水”,有利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或毛细作用的,也有利用同性磁极之间排斥作用的.18世纪末,不少科学家开始怀疑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1775年,法国科学院决议不再受理永动机的设计方案.这些事实,使人们逐步悟出一个道理:永动机不可能实现是由于某一普遍定律的限制,而这条定律至今还没发现.因此,它启示人们不再为设计永动机而煞费苦心,转而致力于这一未发规定律的挖掘工作.

  17~18世纪,经典力学中已蕴涵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伦福德等人对摩擦生热的研究,否定了热质说,提示了机械能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1800年发明了电池,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及电磁感应,科学家们进一步展示出了自然界不同现象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图景.在其他方面,如生物学发现了动物的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这一切,都为能量守恒发现做了必要的准备.19世纪40年代,不同国家的十几位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人们认识到: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使永动机幻梦被彻底地打破.

  在制造上面所说的第一类永动机的这一尝试失败之后,一些人又梦想着制造另一种永动机,希望它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而且既经济又方便.例如,这种可直接从海洋或大气中吸取热量使之转化为机械功.由于海洋和大气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的,因而这种热可永不停息地运转做功,也是一种永动机.然而,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一条新的普遍原理:物质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看来永动机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1)人类梦想制造的永动机有哪几类?为什么都没有实现?

(2)下图是两位发明家自制的永动机模型.你能否和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它们能“永动”吗?

    

(3)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发明与制造永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