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______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______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______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______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 .

刻度尺 4.5 1.8 1、2 小明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 【解析】(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需要知道拉力之外还需要知道橡皮筋的长度,因此还需要测量长度的器材:刻度尺。 (2)由表中数据知: ①当时的橡皮筋长度即为; ②用橡皮筋的总长度L减去原长即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即 。 ③小丽的猜想是橡皮筋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 题型:计算题

使20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来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水的比热熔4.2×103J/(kg•℃)].

420J 20g 【解析】【解析】 (1)由可得,冰吸收的热量 。 (2)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来供给的,则水放出的热量 由可得,水的质量 答:(1)冰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0J;(2))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水提供,需要质量为20g5℃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某同学利用阻值已知的电阻R0和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 )

A. (2)(4) B. (2)(3) C. (1)(3) D. (3)(4)

A 【解析】(1)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0和Rx串联,电流表可以测出通过Rx的电流Ix;S2闭合时为Rx的简单电路,不能直接或间接测量出Rx的电压,所以不能求出Rx的电阻. (2)开关S0闭合,S接1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当S接2时电路为未知电阻Rx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x的电流Ix,根据求出电阻. (3)开关S1和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晨晨同学探究焦耳定律的部分实验装置.已知R甲=5 Ω,R乙=10 Ω,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应将两电阻丝______联在电路.若电路中的电流为0.3 A,则甲电阻丝在1 min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

串 27 【解析】解答:已知R甲=5Ω,R乙=10Ω,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即需要将两个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即可;若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则甲电阻丝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Q=I2Rt=(0.3A)2×5Ω×60s=27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导体如铝在-271.76 ℃以下,铅在-265.95 ℃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假如白炽灯的灯丝、电动车内线圈、电饭锅及电熨斗内部电热丝都用超导材料制作,当用电器通电时,假设这些导体的电阻都变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炽灯仍能发光且更省电 B. 电动机仍能转动且效率更高

C. 电饭锅仍能煮饭且效率更高 D. 电熨斗仍能熨烫衣服且更省电

B 【解析】试题分析:如果没有电阻,白炽灯将不能发光,电饭锅与电熨斗都是利用电阻丝发热来工作的,如果没有电阻它们将都不能工作,故ACD错;电阻越小,是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越小,转化成的机械能越多,效率越高,故D正确;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

A. 0, 2.0N B. 2.0N, 0 C. 2.0N,4.0N D. 2.0N, 2.0N

D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原理。拉力大小看挂钩上的物体对弹簧的拉力,A挂钩上挂一个2N,示数为2N;B挂钩上也是一个2N,示数也是2N。正确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

A. 刻度尺 B. 弹簧测力计

C. 天平 D. 温度计

B 【解析】常用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测量长度,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2017秋•兴化市校级期末)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B 【解析】【解析】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50kg。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 (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的时间逃生. 【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次声波的速度和传播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次声波传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2)已知海浪的推进速度和传播的距离,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海浪到达陆地所用的时间;由两次时间可求出时间的差值. 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