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
(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__。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什么要素?____。这里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在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1.0 | 20 | 2.0 | 10 |
2 | 2.0 | 5 | 1.0 | 10 |
3 | 2.0 | 10 | 2.0 | 10 |
4 | 3.0 | 10 | 2.0 | 15 |
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的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____,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极易发生____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 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 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 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 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 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则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km/h;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4)如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很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__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____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