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嫦娥奔月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约5天后进入如图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2.3t,与“嫦娥一号”相同;它环月的平均高度为100km,较“嫦娥一号”200km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2013年年底,“嫦娥三号”卫星携带“中华牌”月球车登月探测.已经探明,月球上无水,无大气.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frac{1}{6}$.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的月球车,最多可以连续工作14天,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进入休眠状态.14天后,又能自动醒来.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150℃,黑夜时低至-180℃.“嫦娥三号”在登录月球时将使用软着陆方式,采用边降落边用发动机反推,以减缓降落速度.在大约距离月球15公里时,反推发动机就要点火工作,到离月球100米时,卫星将暂时处于悬停状态,此时它已不受地球上工程人员的控制,因卫星上携带的着陆器具有很高智能,它会自动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落,并在离月球表面4米的时候关闭推进器,卫星呈自由落体降落,确保软着陆成功.
(1)“嫦娥二号”的月球重力势能最小的位置是近月点.(选填“近月点”或“远月点”)
(2)当“嫦娥二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变大(变大/变小/不变).
(3)白昼时月球车内能大于(大于、等于、小于)黑夜时月球车内能.
(4)对于“嫦娥”卫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100米处空中,利用的是卫星具有惯性
B.相对月球,“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的势能更大
C.“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将由于摩擦而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
D.“嫦娥三号”登月时打开降落伞可以辅助减速
(5)月球车的质量为180kg,它在月球表面上方竖直下落4m时,月球重力对它做的功为1200J.

分析 (1)(2)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3)白昼时,光能转化为月球车的内能;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5)根据公式W=Gh可求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 解:(1)相对于月球来说,“嫦娥二号”在近月点时相对于在远月点时高度小,所以重力势能最小的位置是近月点;
(2)当“嫦娥二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将变小,动能将变大;
(3)白昼时,有一部分光能转化为月球车的内能,故白昼时月球车内能大于黑夜时月球车内能.
(4)A.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100米处空中,利用的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错误;
B.相对月球,“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的高度更大,所以势能更大,故B正确;
C.太空是真空,“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没有摩擦;故C错误;
D.“嫦娥三号”登月时呈自由落体降落,故D错误;
故选B;
(5)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frac{1}{6}$,重力对它做的功为W=Gh=mgh=180kg×10N/kg×$\frac{1}{6}$×4m=1200J;
故答案为:(1)近月点;(2)变大;(3)大于;(4)B;(5)1200.

点评 月球和太空中的一些现象,学生无法直接来体验,只能根据一些科普知识来推断,所以要关注新闻,了解重要事件,挖掘和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吸热;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凝固过程,需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只具有动能,可以说就具有机械能
B.一个物体只具有重力势能,可以说是具有机械能
C.一个物体只具有弹性势能,可以说就是具有机械能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光在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c空气>c>c玻璃B.c玻璃>c>c空气C.c空气>c玻璃>cD.c>c玻璃>c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9.小刚同学依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已部分完成了在图乙中的实物图的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刚同学继续完成电路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任意两图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春天,湖面上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枯草上形成白霜
D.
严冬,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薄(选填“薄”或“厚”)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刻度尺,光屏的作用是验证像的虚实.
(2)如图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3)若移去玻璃板,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个凸透镜,眼镜在蜡烛B这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蜡烛A正立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蜡烛A到凸透镜的距离,此时将凸透镜靠近蜡烛A,像的大小变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已知某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h,一重为G的物体沿斜面所受的摩擦力f,机械效率η,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将物体匀速拉到斜面的顶端.试证明:η=1-$\frac{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