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其相连的铜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为什么?
答:根据焦耳定律公式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电炉丝与铜导线是串联的,电流相等.电炉丝比铜导线的电阻大得多,相同时间内,电炉丝产生的热量比导线产生的热量要多,因此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其相连的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2)小雨连接了如图电路,请在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3)将R1=4Ω的电阻和R2=8Ω的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两极上,测得流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则:①电源电压为2V;②流过R2的电流0.25A.

分析 (1)由焦耳定律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电炉丝和连接的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是相同的,而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据焦耳定律分析判断;
(2)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串联,根据实物图完成电路图即可;
(3)知道两电阻并联,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变型公式U=IR求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再利用欧姆定律求通过R2的电流.

解答 解:(1)电炉与导线串联连接在电路里,电炉工作时,电炉丝与导线的时间和电流一样,但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由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电流通过电炉产生的热量要多得多.因此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几乎不发热;
(2)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灯泡L2、灯泡L1,然后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

(3)①已知R1=4Ω,I1=0.5A,由I=$\frac{U}{R}$可得,电源电压U=U1=I1R1=0.5A×4Ω=2V,
②流过R2的电流I2=$\frac{{U}_{2}}{{R}_{2}}$=$\frac{U}{{R}_{2}}$=$\frac{2V}{8Ω}$=0.25A.
故答案为:(1)Q=I2Rt;电阻;(2)见上图;(3)①2;②0.2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实物电路图画出电路图、焦耳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特点的应用、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难易程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蹦极”是一项惊险的体育运动,如图所示,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距离是100m.其重力势能将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运动员到达C点时,运动员所受弹性绳的拉力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他的重力.若从O点跳下到C点用时20s,则其下落的平均速度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时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压强不变B.压强变小C.压强变大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甲、乙两机器做功时间之比为4:3,所做功之比为2:3,则它们的功率之比为(  )
A.8:9B.9:8C.2:1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会减小(填“增大”或“减小”).五峰湾潭沸水的温度约96℃,说明湾潭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填“高于”或“低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把一个标有“10V,3W”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R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上(如图所示).小灯泡恰能正常工作,通过计算回答:
(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2)串联在电路中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多大?
(3)该电路工作10s,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物体在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先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接着在方向不变大小为2F的推力作用下继续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不变”、“变小”).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选填“改变”、“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体育老师在半分钟内做了10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老师的质量为72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5m,则体育老师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360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120W.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一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形木板,对比观察正反两面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面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如图甲所示,小华将滑块放在水平固定的木板A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A,再将木板的B面朝上,重复同样的操作,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B,若FA>FB,则木板的A面更粗糙.
(2)小明实验时将滑块与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乙所示,说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与小华相比,小明的方案更好.
(3)小丽采用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法:使木板A面水平放置,再将一斜面置于木板左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测量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SA,再将木板的B面朝上,重复同样的操作,记下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SB,图丁是测量SA,SB=13.90cm(零刻度线在斜面底端,小旗为小车停止时做的标记),若SA>SB,则木板的B面更粗糙.
(4)另一组的小娟也采用了小丽的方法进行实验,她却发现小车滑动的距离超出了木板的长度而无法测量,你认为可能原因是小车放在斜面上高度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