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因熔化而变细
B.寒冷的冬天,堆起的雪人因熔化而变矮
C.冬天,教室窗户的玻璃外表面经常会“出汗”
D.下雪不冷化雪冷

分析 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以及物态变化中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来分析.

解答 解:
A、白炽灯灯丝变细实际上是因为变成了气态的钨蒸汽,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此选项错误;
B、寒冷的冬天,堆起的雪人由固态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所以看到雪人变矮变小.此选项错误;
C、冬天室外的温度比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是在玻璃的内侧,这就是俗话说的“出汗”.此选项错误;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固态的雪花熔化成液态的水要吸热.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需要注意的是选项C,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白气”的形成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以20m/s的速度完全通过1800m的隧道,求:
(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2)如果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共需要40s,此时火车运行的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0秒内电流对某导体做功18焦,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6安.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则它的电阻为5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物理实验室中,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是(  )
A.弹簧测力计B.量筒C.压强计D.天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同舟共济,抗击甲型H1N1流感.
(1)同学们用医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把体温计转动到某一位置,会看到水银柱变粗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选填“反射”或“折射”)而产生的现象;
(2)“甲流”病人往往持续高烧,医生用冰袋给病人降温作辅助治疗,这是利用了冰熔化吸热物理知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的3个电阻阻值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电流表A1和A3的示数相同
B.只闭合S2时,电流表A3的示数变小
C.闭合S1、S2时,电流表A3的示数等于A1、A2示数和
D.断开S1、S2时,电流表A3的示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蹦极”运动中包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其中,运动员到达最低处时,“绳子”的长度明显变长,说明力的作用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在“绳子”回复过程中,运动员又被向上拉起,说明力的作用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小敏的身高是171cm,体重(质量)是54kg.(填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可认为c=3×105km/s=3×108m/s,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c=λf.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电磁波的传播是不是跟声波一样的需要介质?
(2)某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是100MHz,它的波长是多少m?
(3)地球的半径约是R=6400km=6.4×106m,若电磁波绕地球赤道表面传播,在1s的时间内可绕行多少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