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所示,用F1将物体A匀速直线拉动一段距离s,若借助如图乙所示装置用F2将物体A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做匀遠直线运动移动相同的距离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乙中有用功WF1s

图乙中总功WF2s

图乙中额外功W3F2sF1s

图乙中的机械效率η

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只有

【答案】A

【解析】

①由题知道,两次物体均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s,图乙用的是滑轮组,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也等于F1,则图乙中有用功是:W有用F1s;故①正确;

②图乙中n3,此时拉力端移动的距离是:s3s

则图乙中的总功是:WF2sF2×3s3F2s,故②错;

③图乙中的额外功是:WWW3F2sF1s,故③正确;

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故④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兰利用玻璃板和蜡烛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小兰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她的眼睛应在图中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B”)这一侧观察。

2)小兰再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兰移开蜡烛B,用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她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看到光屏上有蜡烛A的像,由此认为“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你认为该同学观察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

4)如图乙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帮助小兰画出帽子顶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右眼A处)的光路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个实心球,已知,现将两球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

A. 两球均漂浮B. 两球均浸没

C. A球浸没B球漂浮D. B球浸没A球漂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图1测凸透镜的焦距,图2为“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的成像特点与幻灯机的原理相同

2中若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地像

2中若用避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D. 只有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C. 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D. 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通常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有关

1)小明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时,选用的器材有: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其阻值约为10Ω)“10Ω1A”的滑动变阻器、两节新干电池等。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_____端(选填“A”或“B”)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2)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Rx,他使用的电源电压为3V,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33V015V)。

小华同学须按照如图丁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2V,则他连接的电路出现该故障的原因是_____

排除故障换用新元件后,经检查电路完好。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时,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电流太小的原因是_____,所以按小华所设计的电路来测量这个电阻是不合适的。

为了测出电阻Rx的阻值,老师给小华同学又提供了两个开关和一个电阻箱R09999Ω 5A),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它的电路符号用表示,请你帮助小华同学设计一个能测出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将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画在图戊虚线方框中。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15cm处,拿另一支等大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无论怎样移动都比a的像位置更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A.玻璃板太厚 B.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改正错误后,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_____cm处,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该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让蜡烛a靠近玻璃板会看到镜后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将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并在它后面蜡烛b的位置加放一个光屏,(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为了能使蜡烛a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明亮的像,可以将蜡烛a_____(“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木块A分别在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请在图甲中画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___

(2)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4)在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N,则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3N,此时的木块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_N(砝码始终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象(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已知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游客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1时间段内,弹性绳的弹力等于游客所受重力

B. t1t2时间段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C. t2t3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

D. t3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