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亮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做了进一步探究(如图所示)

(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需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甲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10.0cm;
(2)小亮按图乙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
(3)当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光屏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将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动,移动距离s′>s(选填“>”、“<”或“=”),这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填像的特点).

分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当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可确定像的性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二者变化的幅度不相等,由此可得出s′与s的关系.

解答 解:(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由图1可知: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25.0cm-15.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由图乙可知,此时u=2f,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当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但光屏的位置就不符合v=2f;
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同样光屏的位置也不符合v>2f;因此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像,就得将光屏远离透镜,因此造成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
(3)由图丙可知,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因为物体向左移动,像也向左移动,像距变化大于物距变化,所以物体移动的距离s小于像移动的距离s′.此时,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最小、最亮的光斑;10.0;(2)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3)左;>;倒立、放大.

点评 此题主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定要掌握物体、像、物距、像距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做到举一反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面仪表或仪器工作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话筒B.扬声器C.电流表D.电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2)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3)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中央位置;
(4)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4013.3
23015
32020
41530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分析与论证】
(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即实际操作时,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与光屏向相同(相同/不同)方向移动.
(2)如图所示,光屏上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投影仪(或幻灯机);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将上移,此时需将光屏向上(向上/向下)移动.
(3)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填“左”或“右”).
(4)在整理器材时,某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后再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小明在图乙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填写“放大”或“缩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原理”)透镜的方向移动.
(3)在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实际上是物体发出的多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的多条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李明根据老师的介绍,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但是有一条折射光线没有画出,请你帮他补充画出对应这书光线(图中AB表示凸透镜).
(4)凸透镜在生活中应用比较普遍,照相机就是如图乙所示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1)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第3次实验时所成的像的特点是倒立(“倒立”或“正立”)、放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实”或“虚”).
(3)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的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将光屏远离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生活中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面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同一高度.
(2)若蜡烛A及所成的像A′的位置如图乙,试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位置及一个焦点的位置.
(3)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用以下方法: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这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选填“上”“下”“左”或“右”)方.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D.(选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55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D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D、在光屏上找不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平均速度为12km/h,若前$\frac{2}{3}$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10km/h,则后$\frac{1}{3}$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 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萌生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中乙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