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4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接入电路中的输电线的电阻为_____Ω,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是_____km.

【答案】16 15

【解析】

甲、乙两地相距40km,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导线的长度为2×40km=80km,因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所以接入电路中的输电线的电阻为80×0.2Ω=16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可求出短路处到甲地两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导线长度,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滑轮组与电动机结合使用可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如图所示,是一打捞队打捞某密封箱子的示意图。整个打捞过程中,电动机拉绳子的功率为1100W保持不变。(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

A. 打捞过程中,拉力F大小不变

B. 打捞过程中,物体浸没在水中时上升的速度大于完全出水后上升的速度

C. 由于拉力功率保持不变,所以整个打捞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D. 物体完全出水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步骤一: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一个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

步骤二: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下,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

步骤三:换一质量更大的铁球乙从斜面E点滚下,推动位置A的木块。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的;如图物理问题的研究中,用到这一研究方法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分析步骤一、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在“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甲、乙两球都从相同位置的E点滚下,是为了小球刚推动木块时的_____相同。

(3)步骤三实验中,木块被推动滑出了水平面,现在需要重做步骤三,甲同学建议换较大的木块,乙同学建议将铁球乙从F点滚下,你认为应该采用_____同学的建议。

(4)实验中,木块在水平面最终停下,请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木块停下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V,它的I﹣U图象如图甲所示.把小灯泡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1.5V;再将滑片P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3V.已知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10Ω 2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4.5V

B.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W

C.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

D.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进行试验)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连线不得交叉。

_____

2)小宇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_____(填“A”或“B”)端移动。

3)小宇同学继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还可以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验拓展)

因为实验用的干电池比较旧。另一小组的小华同学改用6V的学生电源做这个实验。他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增加,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经过思考后。他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并记下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4)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小华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图

_____

5)如果将小华所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相乘,得到的电功率为1.05W,则可计算出他们小组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雨天乘车时,小华发现小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随着雨的大小,刮动的速度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小华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它的工作电路中安装有“雨水检测金属网”装置。小华想,该装置究竟在刮水器工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于是他自制了如图1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检测网),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模拟电路进行探究。

(1)小华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路接通,表明雨水是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小华通过观察电路中_____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反映刮水器刮水速度的变化。

(2)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如下数据:

检测网浸入雨水中部分

未浸入

1/3浸入

2/3浸入

全部浸入

电流表的示数/A

_____

0.16

0.20

0.32

①结合上述实验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深度越深,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在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是由导体的_____变化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灯泡不亮,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均没有示数.已知电表完好,且各接线柱接触良好,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为了查明电路故障,他将开关闭合,用电压表分别测得接线柱jabcde五个接线柱间均有电压,和其他接线柱间均没有电压,则可以判断

A. 导线gh发生断路B. 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

C. 导线e发生断路D. 灯泡发生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U1=9V的电源、开关、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电阻箱R0和热敏电阻R1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和电阻为R2=44Ω的电热丝组成.其中,电磁继电器只有当线圈中电流达到60mA时,衔铁才吸合,切断工作电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

(1)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2)电热丝正常工作100s产生的热量;

(3)如果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50℃,电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的妈妈新买一个养生壶,它有低、中、高三个加热档位,下图是该养生壶内部简化电路图,R1、R2都是加热电阻,且R2<R1,养生壶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格所示。[ρ=1.0×103kg/m3;c=4.2×103J/(kg℃)],求

额定容量

1L

额定电压

220V

高温档功率

1000W

中温档功率

低温档功率

200W

(1)中温档功率是多少?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1L水从20℃加热至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将1L水从20℃高温加热至沸腾最少的时间是420s,此过程中养生壶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