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玻璃杯和水,测出了石块A的密度,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按顺序完成了甲、乙实验操作,根据图中内容,求:(g取10N/kg)
(1)石块A受到的浮力;
(2)石块A的密度;
(3)小刚在实际实验时,先将弹簧测力计下端的石块A浸没在水中,读出拉力,然后取出石块直接测量石块的重力.由于石块吸水,测出的石块的重力将 ▲ (填“没影响”、“偏大”或“偏小”),从理论上分析,这样测出的石块A的密度将 ▲ (填“没影响”、“偏大”或“偏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重为2.5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课桌面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N,压强为 Pa;如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按要求画图:
(1)如图甲所示,重力为2N的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一小球悬浮在烧杯的水中,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的作用下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l为F的力臂,请作出力F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C.小通草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相同烧杯,如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P甲=P乙,F甲<F乙 B. 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 P甲<P乙,F甲=F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实验:
(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皮尺固定在桌边,在钢皮尺上用细线挂钩码,如下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通过比较 ▲ 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 ▲ 有关.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红按图所示进行操作,她觉得左拇指受压的感觉比右拇指要强得多,并且越用力,受压感觉越明显.小红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 ▲ ,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 ,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5•巴中)两电阻R1=3Ω,R2=6Ω,把它们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两端,总电阻R总= Ω,R1两端的电压U1= V;当R1与R2并联在原电路两端时,干路电流I总= A,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R1与R2的电功之比W1:W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