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9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时间/min0l2345678910
温度/℃9495969798989895989898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7分钟时的数据,改正错误后,在图1中作出水的沸腾图象.在加热过程中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填外或内)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说明该地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要低.(填低或者高)
(3)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①水的质量太大;②水的初温太低.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6)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a)、(b)所示,则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分析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个特点找出错误的数据;
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或水的初温太低.
(4)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物质由气态放出热量变为液态的变化是液化.
(6)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解答 解:(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从第4到10min,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应该保持不变,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7分钟时的数据;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在加热过程中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从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即水的沸点为98℃;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可知该地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要低;
(3)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或水的初温太低.
(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水面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形成“白气”.
(6)水快要沸腾时容器底也会产生气泡,但这些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的水温度较低,这些气泡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故气泡会逐渐减小,如(b)图所示;水沸腾之后,沸腾是在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故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也逐渐转化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会汇集在气泡中,使气泡越来越大,如(a)图所示.
故答案为:(1)液体热胀冷缩;7;外;(2)98;低;(3)①水的质量太大;②水的初温太低;(4)吸;不变;(5)液化;(6)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的沸点,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太长的原因,物态变化等,考查的内容很多,容量很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晴天正午,小健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1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不合理 (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2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丙卡片;
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健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不可靠(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图3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小健的同桌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另外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4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
(4)小健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戊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小健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己所示.则他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图5中的A
(5)小健把针孔相机靠近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变大(变大/变小/不变).
(6)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C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一种特种兵,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响度(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过大而暴露目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时,电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L1、L2的电流之和
B.只闭合S2时,灯L2短路,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C.开关S2、S3都闭合时,形成了短路,L1和L2将烧坏
D.只闭合S2和S3时,电灯L1和L2被短路,电流表将被烧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我们的家庭中,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等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你判断的理由是各个用电器互不影响.一个标有“220V 800W”字样的电暖气,正常工作5h,消耗的电能是1.44×107 J.小明家电能表表盘上标明“1200r/(KW?h)”,若小明家的用电器消耗3KW?h的电能,则该表的转盘转了3600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事例中,肯定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秧田中的水被晒热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冰棒
C.磨刀时刀刃发热D.热开水变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焦碳的燃烧值是3×107J/kg,其含义是1千克焦炭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是3×107焦耳.完全燃烧3kg焦碳,放出的热量是9×107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B.
如图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C.
如图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
如图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甲、丁B.乙、丙C.甲、丙D.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